标签:
杂谈 |
分类: 专题资料 |
新中国邮票上的药用植物及其花、茎、叶形象
药用植物指具有一定药用价值的植物。这些丰富的药用植物,不仅对于中国人民的健康和民族的繁衍做出了贡献,而且对世界植物分类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是传统医药大国,中医药的研究和应用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医是中国乃至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药用植物栽培历史悠久,早在2600年前,《诗经》载有药果兼用的枣、桃、梅的栽培。公元1—2世纪出版了中国第一部药物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奠定了中国中医药的基础。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892种,药方11096条,绘有植物图738幅,并载有荆芥、麦冬和附子等多种药用植物的栽培方法。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的基本特点有三,一是野生药用植物种类繁多,二是栽培种中品种多样性高度丰富,三是野生近缘种资源丰富 。
1987年,国务院发布了《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并公布了《中国珍稀濒危护植物名录》。中国还先后在不同地区建立了100多个植物园或树木园,这些对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有关药用植物的资源清查、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减少和消除人为破坏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第一图《人参》
图案描绘了药用植物人参的花、茎、叶形象。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初夏开花,花小,淡黄绿色,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果实扁球形,红色。野生的称“野山参”,栽培的称“园参”。中医学上以加工后的干燥根部入药,生者性微寒,制后性微温、味甘微苦,功能补元气、生津液,主治虚脱、虚喘、崩漏失血、惊悸,以及一切元气虚弱、气虚津少等症。
第二图《曼陀罗》
图案描绘了药用植物曼陀罗花、茎、叶的形象。曼陀罗也称“风茄儿”,属一年生有毒草本植物。茎直立,常二歧状分枝。叶互生,卵圆形,边缘呈不规则波状分裂。夏秋开花,花冠漏斗状,白色,单生于叶腋或枝杈间。蒴果卵圆形,有不等长尖刺,熟时四瓣裂。中医学上以曼陀罗的叶、花和种子入药,花名“洋金花”,性温、味辛,功能麻醉止痛、平喘,主治咳逆气喘、胃疼等症,并为中药全身麻醉的主药。
第三图《射干》
图案描绘了药用植物射干的花、茎、叶形象。射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根茎和多数须根,都是鲜黄色。叶片剑形,排列成两行。夏季开花,成杈状分枝的花序;花被橘红色,上面有深红色斑点。蒴果三角状倒卵形。中医学上以根茎入药,性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消痰利咽,主治咽喉肿痛、咳嗽痰多气喘等症。
第四图《桔梗》
图案描绘了药用植物桔梗的花、茎、叶形象。桔梗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质,圆锥形。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通常每节轮生3枚~4枚。秋季在枝端开花,花蓝紫色,钟状。桔梗多野生于山坡,也有栽培供观赏。中医学上以桔梗的根入药,性平、味辛苦,功能宣肺、祛痰、排脓,主治咳痰不爽、咽喉肿痛、肺痈等症。
第五图《满山红》
图案描绘了药用植物满山红的花、茎、叶形象。满山红也称“兴安杜鹃”,半常绿灌木,高1米~2米,小枝有鳞片和柔毛。叶互生,近革质,多集生于枝顶,长椭圆形,两端钝,背面密被腺鳞。夏季先叶开花,花冠阔漏斗形,紫红色,1朵~4朵生于枝顶。蒴果长圆形,有鳞片。中医学上以满山红的叶子入药,性寒、味苦,功能上咳祛痰,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
这套“药用植物”邮票及小型张邮票于1982年5月20日发行,以萱草、贝母、乌头、百合、天南星、芍药、鸢尾为题。该套邮票分别采用了以下六种药用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