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阿汤咖啡
阿汤咖啡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11
  • 关注人气: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变成那个家伙--手冲咖啡究竟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2016-07-25 00:07:18)
标签:

阿汤咖啡

大连

咖啡

分类: 咖啡笔记
(以下内容由阿汤咖啡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美国蓝瓶子(Blue Bottle)的创始人詹姆斯▪费里曼在新出版的《The Blue Bottle Craft of Coffee》(台湾积木文化翻译出版,2016年6月7日初版)书中关于咖啡手冲顺时针还是逆时针绕圈的论述中,提及到:
当这个话题被提出来讨论时,有些家伙--往往也只有他一个人这样--会故意语带讽刺地唱反调说,可是在澳洲手冲都是逆时针方向绕圈。别变成那个家伙。

的确如此,如果并未有真正理解这些知识体系,一味唱反调的家伙终究是学不到真正本事的。

在我们手冲的时候,需要绕圈,日本的石胁智广《你不懂咖啡》一书中也提到过,他也表示不太明白究竟为何要这样做。日本传统法兰绒手冲法中,如名店“兰馆咖啡”,就是使用了之字型手冲,没有使用绕圈方式,也并不足奇。

事实上,各家“手冲技术”必然是基于某种完整体系而确立的(前提是“自家体系”),而传统的“手冲技术”大多数是围绕“构建粉层”这个原理来建立绕圈法则的。粉层构建方式不同,绕圈方式也不同。再深究,就是粉层构建是基于“自家体系的萃取原理”(不是单纯的XXX机构、培训所说的萃取原理)而千变万化的,因此绕圈方式也各不相同。要知道手冲技术在手冲咖啡代表国家日本表现的多如繁星。之所以石胁智广他有困惑,很大的原因在于他并非实体店经营者,仅是爱好者与兴趣研究者而已,很多问题,只有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实践中、系统的专项学习中、交流中才会理解到。

詹姆斯▪费里曼的手冲技术是同日本UCC培训而来的。UCC的统一教法是:顺时针。

大家应该对顺时针绕圈具有以下几个理解:
1,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以及日本手冲技术的书籍里基本都是以此为标准;
2,便于统一传授;
3,视觉审美;
4,特殊器型设计、萃取方式要求顺时针。

对于上边第3个,有人会质疑。其实不难理解,看看少林寺练武术就知道了。
先抬左腿还是先抬右腿每个人习惯不同,但几个人、数十人上百人一起练,必须统一先左腿还是先右腿,为什么,因为好看。一个手冲台,店内忙起来几个人一起冲咖啡,有的人顺时针、有的人逆时针绕圈,眼花缭乱不太好看。

对于上边第4个,需要特别讲解一下,就是HARIO V60!(如下图)
HARIO V60的沟槽设计实际是:
①螺旋沟槽拉长排水路径;
②逆时针方向向上拉伸的路径与“顺时针绕圈”注水形成反方向扭力,如同拧干衣物一般,最大萃取咖啡风味物质。
③上部短沟槽为了防止滤纸过快贴合滤杯,物理上争取最大的排气通道。
但是这个设计是相对而言的。因为最初这个设计主要是针对日本国内流行的深烘焙咖啡的萃取,过水速度快,所以需要拉长排水通道,通过反作用扭力来达到最大萃取的作用。而当下以美国为代表的“第三波”风行浅烘焙,浅烘焙的咖啡过水速度本来就慢,所以“逆时针”绕圈会减缓过水的阻力,减缓萃取过度的风险。

结论:
如果仅仅个人玩耍,自家制作,倒可不必纠结逆时针还是顺时针。但如果店内制作,建议还是统一比较好。梯形101(卡莉塔、梅丽塔、三洋等)、法兰绒、KONO等器型还好说,换做HARIO V60,还是要理解一下设计原理才好。

2016年7月24日阿汤咖啡笔记
-----------------------------------------
阿汤咖啡 atang coffee(大连高新园区万达广场高新金街4-1-1-14)
微信公众号: atangcoffee2014
淘宝: 阿汤咖啡
微博:@atangcoffe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