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顾茅庐》教案

(2016-12-06 15:14:09)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案例

《三顾茅庐》教案

黑埠小学   沈文秀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田字格前面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活动过程:

一、       激发活动兴趣: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引导学生读课题)。三顾茅庐

2、出示词语:

三顾茅庐  蜿蜒起伏  青翠欲滴  

秀丽宜人  群雄纷争   茅塞顿开

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二、实施活动过程

活动一:感悟刘备的诚心诚意

(一)感知刘备的诚心诚意

出示学习要求“读读课文,哪些词句能看出刘备的诚心诚意的,课文是怎样表现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关键词或句子,作批注。

2、学生默读课文。

3、交流。

(1)对话、神态中体会诚心诚意(张飞与刘备的对话)

当一学生读到以下这组对话时:(出示)

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

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

1)你是从刘备和张飞的对话中体会刘备的诚意的,很好!

——(看学生把感悟点落在哪里)

2)指导

3)指导(学生点到即可,不说也不要紧)

师:张飞把诸葛亮当作了东西,用字可看出对诸葛亮的无礼。

3)引导:刘备怎么说?

a你们知道刘备和张飞是什么关系吗?(学生介绍桃园三结义故事,教师评:你了解的真多!)

b谁来用斥责的口气读读这句话,体会体会刘备当时的心情。

(指名一学生读)——你们注意到这句话后面的标点了吗?刘备不要张飞去,他就要----亲自去(学生接话),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敬仰(学生接话)。

谁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读这句话。(再指名一学生读)

c师生分角色读对话。

(2)行动中体会诚心诚意

1.师:除了刘备和张飞的对话,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刘备的深深诚意?(学生读有关语句)

2.你们是从行动中体会到刘备的诚意的。

重点指导以下句子:

1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引导生自己说体会)

2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

刘备轻轻敲门说明他怕惊扰诸葛亮,对他尊重、诚心。

3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侯。

(指导生扣住关键词说体会,动作表演理解恭恭敬敬,体会虔诚)

不要惊醒:刘备为何让他俩在门外等侯?

轻轻:生怕惊扰诸葛亮休息。

恭恭敬敬:师:想象刘备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会有怎样的动作?

师:你会对谁这么恭恭敬敬呢?

(小结:看来,刘备用对待长辈的礼貌,对待宾客的热情对待诸葛亮,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尊敬。)

师: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刘备可能会对两个弟弟吩咐些什么,又会用怎样的口气怎样的态度?

(学生想象的语言会很丰富,模仿的口气也很像。有的说:二弟三弟,你们且在门外等候,我先进去。有的说:三弟,你性情急躁,现在门外等候,莫要惊扰了孔明先生;二弟,你也一起等候。

4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

生谈体会或师引:刘备就这样等啊等啊?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过去了----他这样站了多久?

理解半晌 半晌是多长时间?半天

师:可见刘备对诸葛亮是多么的敬重啊!齐读这部分。

小结:我们从行动中体会到了刘备的诚意,为了让大家更好的感受这些地方,让我们一起回到三顾茅庐之隆中相见这一历史时刻,你可要细细地去品味呦!(观看动画)

带着体会齐读离诸葛亮的住处……才悠然醒来……见面。注意标出的关键词。(出示)

活动二:感悟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过渡:刘备为何对诸葛亮如此尊敬,如此诚心诚意的邀请?肯定诸葛亮是个不同寻常的人物。通过上节课的初步认识,你觉得诸葛亮怎样?(雄才大略)请大家读课文的345小节,找到有关语句用心体会。

(1)环境烘托  体会性格

师:其实,这里的环境也可以看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出示:(生读)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水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齐读    分析形势 体会大略(第四小节)

师: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

师:通过这一段谈话,刘备就明白了当时的形势和以后的打算。可以看出诸葛亮确实是有谋略。确实值得刘备三次邀请。齐读第四小节。

(2)出山战况 验证才华

    刘备得到诸葛亮就像---------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就是  板书(如鱼得水)谁是鱼,谁是水呢?为什么这么说呢?刘备得到诸葛亮就像什么?你读过《三国演义》吗?诸葛亮帮刘打过哪些仗?( 火烧赤壁 火烧新野草船借箭“巧设空城计”……

再读读最后一节。

三、    检测活动效果

模仿课文第3节描写“景色秀丽宜人”的有关语句,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四、拓展活动时空

读《三国演义》故事?一个月后,班级举行一个三国故事演讲比赛。看谁讲的故事最能打动人的心。

板书:

                      8 三顾茅庐

                刘备  (如鱼得水) 诸葛亮

                  诚心诚意            雄才大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