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有效课堂提问的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2016-09-19 20:48:15)
标签:
教育 |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高效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优化课堂提问环节,即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有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张。因此有效课堂提问是提高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张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作用。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学习活动的开张,进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如果教师没有科学地理解和运用课堂提问,不仅会导致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降低,而且是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本课题的核心概念是有效性提问,即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效提问实际上是使用有效的策略来提出有效的问题,这实际上包含了两个方面:第一是有效的问题;第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不管提问时所使用的是策略还是问题,只有具备了有效性,才能在课堂上实现有效提问。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问卷调查及其分析。
(2)对学生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初步了解中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
(3)数学课堂教师有效性提问技巧以及策略的研究。精心设计科学、可行的实践过程,结合我校“无不散差”的教学模式,把握提问的数量和质量,切实加强提问的有效性。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活动,不断摸索、实践,不断改进教育教学行为,最终实现活动的有效性。
(2)观察法:对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反思、不断记录有关资料,为形成科研成果积累丰富,鲜活的经验材料。
(3)案例分析法:在教学中边实践边探索边完善,收集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比较诊断,提出有个性的结论。
(4)文献查阅法:通过查阅有关的教育教学知识,为课题的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
四、研究的具体过程
第一阶段(2015年6月——2015年11月)
2、查阅和搜集有关国内外有关中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的资料,了解目前与本课题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
3、完成本课题的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15年12月——2016年4月)
1、对学生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初步了解中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
3、研究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方法策略。
第三阶段(2016年5月——2016年9月)
五、研究的成果
1、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提问调查问卷》教师卷和学生卷。
2、完成4篇教学案例:《高一数学必修一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导学案》;《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空间几何的三视图和直观图导学案》;《等比数列定义及通项公式》,通过案例探究去总结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在教学设计各个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
3、完成随笔12篇:《数学课堂提问的问题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课堂提问的对策》;《课堂提问现状反思》;《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研究》;《浅谈集合概念课提问》;《习题课如何设计课堂提问》等。
4、完成论文《浅谈生本教育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艺术》和《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提问》。
5、《等比数列定义及通项公式》课堂实录。
利用上述材料去佐证什么是有效的问题及有效提问的策略。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我初步探索出了一些有效的提问策略及相关的注意点:
(一)把握课堂提问中的切入点:
(1)在新旧知识的过渡处
(2)在知识产生的矛盾处
(3)在学生思维发生障碍处
(二)根据课堂提问切入点的不同来设计有效问题:
(1)以教学目标为“主线”,设置“情景串”
(2)以自主的学习任务为“主线”,设置“任务串”
(3)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主线”,设计由浅入深的“练习串”
(三)当然,这些有效问题的设计及提问的切入点的理论支持应符合:
(1)课堂教学中提问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
(2)课堂教学中提问既要注意目标明确,还要注重系统性
(四)教师的个人素质也很关键,其中优化教学语言值得关注。要优化教学语言主要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1)教学语言准确、精炼(2)直观、形象,体现生动性(3)工整清晰的板书(4)教学语言富有节奏性(5)注意情感的交流
在此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都得到提升,科研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两个班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调动,数学成绩显著提高,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条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
六、研究反思
虽然本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课题研究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完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想今后课堂提问仍需教师全心全意地投入教学,不断学习、积极探索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努力探求妙法,精心设计,让学生在课堂提问中迸射出创造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