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手浇开满园春——洪源生(原创)

众手浇开满园春
近段时间,疫情打破了大多数人平静的生活,手机上显示为“黄码”,好些居民一时半会儿有点不适应。我宅家网上或手机上办公,妻子要么做饭、洗衣服,要么收拾整理阳台上的花。我们都按规定不出小区,每天早上或者晚上在小区院子里散步。
一个阳光灿烂、微风轻拂的午后,我静下心来翻开落尘已久的书籍,体验读书和思考带来的快乐,然后走出单元门在小区院子里散步,绕了一大圈,然后围着小花园继续走。物业公司的一个师傅在清理完小花园鱼池里的杂物后,正往鱼池里注水。小花园有假山、鱼池、凉亭、长廊、坐椅、石桌。有绿篱、草坪,间杂着高高的柳树、槐树,是居民们平时锻炼活动、下棋聊天的地方。每当春天,物业公司的工人师傅们总要重新注入鱼池新水,里面放上鱼,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自由自在。到了夏天下午放学后,孩子们经常在小花园嬉戏,围着鱼池护栏玩耍,快乐无比。
离开小花园,经过7号楼前面的月季花池,见物业公司的李主任与收费员小王两个女同志正提着水桶往月季花池里面浇水。我们是老旧小区,不是很大,平时缴费或者上下班与她们也相互认识,李主任见了我,微笑着主动打招呼。我说:你们忙呢!她擦了擦脸上的汗,叹了口气,说物业公司的四个男工作人员因为疫情暂时回不来,往年这个时候是两个师傅给小区绿化带里的冬青卫矛、月季花浇水。现有的两个维修人员这几天一会儿维修,一会儿打扫卫生,门口值班室保安也人手紧张,大家都忙的拉不开栓。往年这个时候总要拿上水管给植物浇水,但是水管在库房里面锁着,门是防盗门,又没有钥匙,快递也不敢寄过来。小区的绿篱比较干旱,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无奈想了个笨办法,两个人拿水桶从物业公司一层卫生间提上浇水。我问:两个男师傅呢?李主任皱了皱眉:他们又到三号楼忙去了。我说:李主任,就你们两个人,再加上十个人、二十个人也浇不过来啊!这样,我回去拿上水桶,叫上我妻子从鱼池里提上水与你们一起浇,方便快捷,说不定咱们小区的其他居民也会自愿参与进来,既锻炼了身体,又帮助了你们。如今许多同志当抗疫志愿者,我们提提水、浇浇花,算不了什么。李主任的眉毛舒展开了,连声说;好主意,谢谢您。我说:不客气,小区一家人,力所能及!我叮嘱李主任,要是浇水志愿者多的化,一定要组织好,带好口罩,保持距离。再一个,不要着急,划分区域,定点分批,就近浇灌,每天浇灌一点就好了。李主任高兴地说:考虑的周到,我与小王一定组织好,按照楼号列个规划!
我回家与爱人从家里提上塑料桶,去小花园提上水到我们楼前的绿篱浇水,一趟又一趟,一桶又一桶,旁边6号楼的武师傅70岁了锻炼身体路过,看见我们浇水,过来说,这样好,这样好,我也参加!不一会儿他也提了个塑料桶过来浇水。
散步、跑步的居民见物业公司的李主任、收费员小王在浇花,我们几个也参与,纷纷加入到浇灌的队伍中,五个人、十个人、二十个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大桶、小桶,红的、绿的,甚至有的还端了脸盆。我楼上邻居小男孩九岁,上完网课也急忙提着个小水桶,跟着他爸,晃晃悠悠地提着半桶水,当他把水倒进花池里时,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对面5号楼的王老师,每天坚持浇水,他乐呵呵的与我一边提水一边讲:浇水不仅增进了大家互相认识,融洽了邻里关系,而且支援了物业公司,大家没有因为疫情宅家而感到枯燥,而是感受到宅家生活同样有趣,这项活动非常难忘,很有意义。我说,是啊!抗疫期间,保持好心情,换个新角度,在抗疫防疫的关键时期,因地制宜,各自作为,贡献每个居民的一份微薄力量。
就这样按照规划、分批有序连续浇灌了六天,居民们各自把楼前楼后的绿篱浇了一遍。冬青卫矛、月季花滋润的生长,叶子绿油油的,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洪源生
2022、4、13草
2022、4、20刊登于《太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