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年级上册数学学生易错点的分析及对策

(2013-12-19 11:41:53)
分类: 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数学学生易错点的分析及对策

未央区红旗小学    缑文婷
第一单元:
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
    1
、概念混淆:计数单位和数位,数位和数级。
    2
、不理解题意:改写和省略。
   
什么是数位和几位数,如:六十亿零八它是一个(   )位数,最高位是(    )位。
    3
、中间连续好几个零分布在不同的数级上,这种数的读写,特别是写比较容易出错,如306000080,四亿零五十万零六百等。
    4
、与十进制的题,如一百个百万是(     );逆向思维题(  )个一千是十万。
    5
、数字一多部分差生就混淆读法了。
教学建议:
    1
、在第一节新课时就要强调分级的好处,让学生先入为主,养成分级的好习惯。
    2
、养成写出数位名称的好习惯。
    3
、一定要让学生分清概念的含义 ,结合具体的题目去教学效果好。
    4
、每一节课要想清楚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上课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内容包括三种线的特点,角的测量,画角,角的大小比较和角的分类。
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
    1、不会正确摆放量角器,特别是当书中的角并不是平放的。
    2
、量角时读反方向,导致读错数。
    3
、分不清几种角的特点。
教学建议:
    1、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多观察,多动手,多画图,从而理解并掌握概念特点。
    2
、在备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条理的理顺每一节课所要讲的内容,对每节课要讲清楚的内容一定做到心中有数,从大处着手,从小处入手。如在第一节时要讲清楚三种线的特点,角的概念;角的组成;角的符号的写法及读法;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两点决定一条直线。
    3
、在角的度量的学习中,主要学习角的单位,量角器的构成,角的量度方法,角的大小关系。其中量角器的构成与角的量度有密切关系。要让学生自己观察量角器的构成,建议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做一个可活动的角,在角的组成和角的度量,及角的分类都能用上。
    4
、建议在让学生买中心点是一个十字交叉点的量角器,中间有孔的量角器在量角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误差。在量角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量角的大小是量什么,是量两条边之间的跨度。初学时有学生不知如何摆放量角器,让学生明白角的顶点对准中心点,其中一条射线对准零刻度线,另一条射线要对准刻度线,零刻度线和刻度线间的跨度就是这个角两线间的跨度也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5
、为了能充分了解量角器的使用,发挥量角器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在量角器上找角,可以配合学生做的可活动的角来使用,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对角的大小有感性而直观的认识。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学生容易出错之处
    1
、画垂线时,一部分中下生由于对直角概念不清晰,缺少判断力,画出来的垂线并不垂直,也浑然不觉得错。
    2
、画平行线,手容易抖动或移动,影响画图的效果。
    3
、画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的高时,一部分学生不是从底边对面的边上的一点画高,而是从底边旁边的斜边上引一条垂线。
教学建议:
    1
、本单元同样是概念性的知识和结论性的知识比较多,画图也多,而且大多是一环扣一环的层层递进式的学习。在进行平行,垂直的教学中,通过一般相交的情况去进行对比式学习平行和垂直的特征。
    2
、如何画垂线,首先学生头脑中得有直角的明确概念,并且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用直角画垂线,是因为直角的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通过直角沿着直角边去描出来的两条线,肯定是相互垂直的。学生明白画垂线的原理,到了画高的时候,就比较容易学会,在学画高时,要紧扣高的概念,在画高之前可以要学生养成大概估计高的大概画的方向,总结出画高的方法。可以多出一些倾斜的图形,使学生深刻明白,只有和底边垂直的那条线段才是正确的高,并不是所有的高都是竖着往下画的。
    3
、平行线的知识,如何强调在同一平面内,可以就地取材,如教室里不同平面上的边线,它们虽然永远不相交,但也不能称它们是相互平行的,因为它们不在同一平面内。
    4
 如何判断平行线,在本单元也要学习,而且是画平行线的重要依据。在课本做一做的第二题就是平行线的特征的学习,可看成新课去讲,特别是第二题的第二小题,其实就是为下一节课如何画平行线做铺垫。有了这两种判断平行线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己摸索画平行线的方法,或者先画好再判断是否平行,这样得出课本中出现的画平行线的方法就会显得有因有果,而不会显得突兀。这里可以把平行线的特征也放在平行线的判断方法上进行学习。
    5
 画长方形(正方形),就是综合了平行的画法和垂线的画法。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二位数 
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1
、忘记加上进位数。
    2
、第二层积从个位写起。
    3
、该乘的用加法,该加的就用乘法。
教学建议:
    1、从开学第一节课就开始进行每节课23分钟的口算训练,整十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一位数等。
    2
、注重竖式的正确书写。
    3
、注重估算的教学。
    4
、注重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有部分学生受整数乘法末位要对齐的影响,总是不能接受末尾不对齐的竖式,总认为是错的,那么在进行这节课的讲解前,就要解释强调这是竖式的简便方法,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0,所以末尾的0不用参与计算,所以也不用对齐了。
    5
、注重积的变化规律,规律有两种:一种是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大,积也不断变大,反之亦然;另一个规律是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拓展到两个因数都变的情况。情况很多,让学生掌握一种方法就是简单说在乘法算式里,因数与积有同向性变化关系。可以应付不同的情况。
    6
、接触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的形成以及每一个概念的真正的含义,本质特征。速度的单位,如果在求速度时如何写单位?

第五单元:

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1、用商去乘试商时的整十数。

2、减错,胡乱计算人为的算出余数比除数小。
3
、当商是两位数时,不算第二次除法就结束了。

4、乘法口算很慢,每次试商都要用笔算,甚至在做乘法和减法时不断的算错,导致做一道除法算式花很长时间,如果没人在旁边看着那一定是错的。
教学建议:
   
1、所讲每一节课都要注意方法上的统一,更要为后面的课做好铺垫打好伏笔。后一节课是为前一节课的方法做补充。
    2
、每一节课多练习乘法口算,和最大能填几的练习。
    3
、每天练习两道除法练习。
    4
、确定学生做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思路和表述。不要每节课的讲法不同,任意改变表述。要有一定的表述模式,基本做到人人会说。
    5
、口算除法要加强,特别是求大约数的口算除法,因为是试商的基础。学生第一次接触用大约数的方法可以估计除法的得数,要强化学生的这种大约数估算的意识。在这节课中,要强调验算,如80除以20等于4,用商乘除数420也等于80。特别是类似80除以19约等于4,更要让学生验算用商4乘除数19=76,商乘除数的积接近被除数80,这为后继的学习中要用商乘正真的除数打下基础和正确的认识,因为有不少孩子在用整十数试到了商之后,就直接用试出来的商去乘那个整十数。从而导致计算错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