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关于教育的让人很不舒服的论断

(2025-10-20 16:00:39)
分类: 教育随笔

处于两个极端的人,一般来说数量很少,但影响很大。

科学技术发展,没有我们在教科书中见到的如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还有那些名不见经传的科学技术工作者,科学技术能有现在的成就吗?

真正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的人非常少,所以才会有“人才是关键”的说法。

这些尖端的领军人物是怎么来的?是学校教育培养的吗?如果是,是谁、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培养的?有人能说清楚这个问题吗?

显然没有人能说清楚这样的问题,那些所谓的教育专家所说的都只是已有的成功的案例,并且这样的成功案例他们自己也没有再成功复制过。

在比较宽松的环境里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这样就容易出现尖端人才和领军人物,这是一个能被很多人接受的说法。

任正非曾在一次访谈节目里说:人才是发现的,不是培养的。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在比较宽松的环境里,人才相对来说容易成长、容易被发现。

到底是不是这样?没有人能说清楚,但是,我们感觉这样的说法很有道理。

环境宽松了,结果是不是一定会很好?

未必,因为处于不好的那个极端的人也容易成长起来。

一个坏人,如果能力不强,其破坏力不会太大,对他人的威胁是有限的,最可怕的人是能力很强的坏人,这些人的破坏性非常大,会让我们非常难受。

培养人,可以观察到的是对人的能力的培养,能力没有好坏之分,人心是有好坏之分的,但人心是很难观察到的。

一个能力很强的人,很容易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隐藏起来而不被人发现。

这样看来,能力很强的坏人的存在,是培养优秀人才必然会有的结果。这是一个让人很不舒服的论断。

减少直至消除坏人的存在,需要有效的甄别和筛选人的方法,现有的教育和培养人的方式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调整。

改革、调整现有的管理办法,这样的话说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很难,因为不论怎样改革、调整,一定会使有些人的利益受损,这些人是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的。

当然,不论怎样的改革和调整,也一定会有人支持,只是反对的人和支持的人的数量的多少会有区别,更切合实际的说法应该是支持的人和反对的人的话语权有区别,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双方都没有话语权。

两大帮都没有话语权的人争来争去,甚至斗的你死我活,能有什么作用?

可见的结果是,为了少数人做出的调整,使现在的教育教学在某些方面越来越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成长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