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
(2025-10-13 15:51:45)| 分类: 教育随笔 |
今天早上的数学课,我对后续的教学作了调整,并对为什么要调整作了必要的说明。
有些内容太难,难的离谱,那就不能一直讲、一直学这些内容,否则,多数学生会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勇气。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我们一定要知道人们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这句话的,那就是在你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说这句话是为了鼓励你坚持下去。
一次两次失败,有人能坚持下去,三四次失败之后,还有多少人能坚持?多次失败之后还能坚持下去的人,没有一个是平凡之人。
我们现在面临的函数综合问题,解题需要的那些二级结论,你们能记住多少?我不敢说大家都记不住,的确有人能记住其中的一部分,但是,我敢说大部分人记不住、不会用,即使现在记住了,用不了几天就会忘得一干二净。
打一个比方,你的某一亲人给你在银行存了一大笔钱,卡给你了,但没有告诉你卡的密码,那么,你是得到了这笔钱还是没有得到这笔钱?
记不住,或者感觉自己记住了但用的时候却想不起来,这和不知道这些结论有区别吗?
考试时,时间是有限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容不得我们反复思考,我们没有必要在某一个问题上死磕。
考试时,知道怎样做的题就抓紧时间做,不知道怎样做的题就先放着,等有时间的时候再想怎样做。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根本就没有解决太难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机会,能解决好中等难度的题就不错了,能把我们会做的题做好做对就不错了。考了这么多次之后,我相信大家是清楚这一点的。
与其学这些我们学不会、记不住的知识和方法,还不如学习那些我们能学会、能掌握的内容。
有一个问题我想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遇到困难,我们应该迎难而上,还是应该知难而退?
这样的问题,不论选什么都是不对的,因为判断应该还是不应该的标准是结果,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选择什么都有可能是错的。
年轻人,应倾向于选择迎难而上,要努力学习,要想办法解决难题,在反复尝试的过程中我们慢慢就会知道自己能力的边界,知道哪些问题我们能解决,哪些问题我们解决不了,到时候自然就知道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知难而退了。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就是在为难自己;但是,如果连尝试着的机会都没有给就放弃了,那也太可惜青春年华了。
年轻人,一定要努力,但是,不要太为难自己,不要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努力的过程就是了解自己的过程,努力了就不要后悔,也不会后悔,因为你知道你想要的你没有能力拿得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