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与群体
(2025-09-08 16:04:22)
事实上,推翻封建土地制度的中国共产党中的很多人是地主、资本家的子弟,这些人的出身没有阻碍他们成为最为坚定的封建土地制度的反对者。
部分地主对他们的佃农、长工等表现出的仁慈,并不能掩盖封建土地制度残酷剥削劳动人民的罪恶。原因有二,首先,这样的地主人数很少,其次,他们表现出的仁慈是很有限的。
中国的土地革命,最初是“减租减息”,后来是“打土豪分田地”,这个从“改良”到“革命”的演变过程,说明“减租减息”这样的相对温柔的“改良”不能有效地、从根本上解决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
社会生活中,个体与所在群体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制度的好坏与生活于此制度当中的个体的好坏,两者之间是高相关的关系,但没有必然的联系。
个别甚至少部分地主的良好表现并不能否定封建土地制度的腐朽和落后,并不能抹杀地主阶级残酷剥削和压迫贫雇农阶级的历史事实。与此相关的是,不能因为有些贫雇农有不良表现,而认为地主阶级对他们的剥削和压迫就是合理的。
个体的表现,与其所在群体的属性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对于一个优秀的群体来说,并不是其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是优秀的,同理,一个腐朽没落的群体当中,并不是其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是坏人。这是社会复杂性的一个表现。
比如说,不能因为部分领导干部有贪腐行为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不能因此而否定中国共产党。
再比如,一些优秀教师的表现不能说明整个教师队伍是优秀的,同理,个别品行恶劣的教师的表现也不能说明教师队伍是整体不合格的。
更一般的,某一群体中出现一两个优秀的人,也不能说明这个群体是优秀的。同理,通过否定一个群体中的一两个而否定这个群体的做法也是不合适的。
一个群体是不是优秀,主要是看其总体的表现,看其中大多数人的表现,看这个群体的宗旨及践行其宗旨的情况,而不是看其中的一两个人或者少部分人的表现。
错误的做法、说法能蒙蔽认知水平不高的人,但蒙蔽不了大多数人,因为大多数人知道举例论证的方式是缺乏说服力的。
既然举例论证的方式缺乏说服力,那么,这样的论证方式为什么还在被广泛应用?
举例论证的方式不是一点说服力都没有,如果用很有代表性的事例来举例论证,那就会很有说服力。也就是说,举例论证时所举的事例有没有代表性是其有没有说服力的根本。
在论证过程中,所举的事例是不是典型事例、有没有代表性?有没有说服力?很多时候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局外人一般并不清楚局内的事,怎么能知道所举的事例是不是有代表性。
很多时候我们连论证中所举事例的真实性都不知道。
被骗的次数多了,自然就会多长一个心眼,遇事不要听风就是雨,多看一看,多想一想。
“让子弹飞一会”是网络环境中避免上当受骗的有效方法。
还有一点,一个人是否相信某一种说法,并不取决于其听到、看到的论证是否有说服力。如果一个人的头脑中有清晰而明确的想法,那么,再强有力的论证说明都影响不到他;一个人能被说服,并不完全是因为他听到、看到的论证说明,而是因为他的头脑中有与此相关的想法,只是这些想法尚处于萌芽状态,这种情况下如果听到或看到相关的说法,这些想法就会被唤醒,就会变得清晰明确。
一种能被应用几百年、几千年的社会管理制度,在其应用的初期、中期一定会对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至少其积极作用是远大于其不利影响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不利影响会逐渐扩大。为了消除或减少这些不利影响,就要不断对制度本身做出修改,对制度的完善和修改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再怎么对制度进行完善和修改都不能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还有一点,对某一制度的完善和修改是会消减这种制度的受益者的利益,这些人当中的大部分会成为完善和修改这种制度的最大阻力。当改革的阻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温和的改良措施就无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那就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甚至革命了。
打一个不一定很恰当的比方。计算机的某一系统刚出来的时候,能很好地处理当时所面临的问题,随后就要通过不断打“补丁”来弥补新发现的漏洞,“补丁”打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系统就要升级。系统之所以要升级,一是因为新系统处理问题的能力更强大,二是因为计算机的硬件发展了,若不升级系统,旧的系统很难适应新硬件的要求。
对于计算机来说,及时主动对系统甚至对硬件进行升级改造,好处是显然易见的,否则,计算机被丢进垃圾堆是早晚的事。
借用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来说明为什么要对系统打“补丁”。
提供早餐的酒店所提供的自助早餐不是免费的,其没有明确标出来的价格是根据多数就餐者的食量确定的,更有可能的是,其价格是根据就餐者当中食量比较大的人的食量确定的。比如说,大部分就餐者早餐会吃一个鸡蛋,吃两个鸡蛋的人很少,能吃三个及以上的人就更少了,当然,也有人早餐时不吃鸡蛋。
吃不吃鸡蛋、吃几个鸡蛋,一般不会影响酒店对自助早餐的定价。
有没有人早餐时吃二十个鸡蛋?的确有,有文献记载,袁世凯早餐时就能一次吃二十个鸡蛋,这还只是他早餐的一部分。
袁世凯每天早餐都要吃二十个鸡蛋,还是只有那一天的早餐吃了二十个鸡蛋,我就不知道了。
会不会有人在酒店吃自助早餐时一次取二十多个鸡蛋?我想应该没有人这样做,把这些鸡蛋捏碎放在桌面上而不是吃掉,那就更是闻所未闻了。
酒店会不会因为有人一次拿了二十多个鸡蛋而提高自助餐的价格?
应该不会,因为这样的极端事例仅此一例。
但是,如果不严肃处理这件事,那么,以后就会有人做同样的或类似的事,若是这样,那么,所有的酒店就不得不为此类管理上的漏洞专门打一个“补丁”了。
系统中的漏洞有些是由非常少见的问题引起的,少见的问题出现的多了,系统就要升级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