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一个能为学生和孩子指明前进方向的智者
(2024-07-02 10:13:32)| 分类: 教学随笔 | 
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忙着做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比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还要努力和认真。
有些题真的太难了!我读中学的时候,数学还是相当不错的,大学学了四年数学,毕业后又教了近三十年高中数学,常见的练习题看一下或稍做努力即可解决,没有炫耀的成分,“无他,唯手熟而”。但是,近一两年的有些练习题我看了之后的确是一筹莫展,不经非常之努力我是解决不了的。
有些题只是综合性强,解题过程很长,这些题目对于大多数的高中学生来说困难很大,但是对于已经熟练掌握了中学数学基本知识和方法的老师来说问题并不大。
但是,有些练习题所涉及的知识和方法已经远超高中数学教材的内容,要说这些知识与高中数学知识无关也不对,但关系的确离的有点远了,那真的是“基于教材但不限于教材”。还有一些题,解题所用的方法技巧性很强,构思非常巧妙,我自叹无能之余惊于数学的“奇异美”。
我在课堂上讲完那些特别难的题之后,面对着几十双无助的眼睛,我说:我们就把这道题当成是数学欣赏吧。
欣赏?让这些连题目解答过程中的弯弯绕弄不明白的学生怎么欣赏?但是,不这样说,又能怎么办?在受伤的心灵上涂点红药水总比撒点盐要好些吧。
国家有国家的考虑,管理者有管理者的办法,我们也要有自己的应对之策。
面对一套高考试题或高考模拟试题,做好自己会做的题即可。如果平时下足了功夫,那就不要后悔和抱怨。
对于那些读完题不知所措的考试题来说,考试的时候就不要在这些题上浪费时间,在考场上靠灵机一动解决它们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有些综合性很强的试题,解答它们时即使思路上没有任何障碍也需要很长时间,考试时想要彻底解决它们几乎是不可能的。平时练习的时候遇到这样的题,可以认真研究,反复思考,争取弄清楚解决的方法,这样做,有可能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一个台阶。
以我的经验,能弄清楚教材主要内容的学生,高考成绩大概在90分到100分之间,好一点的能到110分左右,对于高中数学的理解有相当高水平的学生高考成绩能达到120分左右;如果还想要更好一些的成绩,仅靠教材和常见的复习参考资料是远远不够的,天赋、运气、比大多数学生要多得多的汗水和努力,缺一不可。
上面所说的,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仅供参考。
用高考题来区分学生,为高校的招生服务,简单易操作,不能说这不是个好方法。如果学生和学生家长不能正确认识这一点,过高要求自己,那就是在自己折磨甚至摧残自己。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作为老师或家长,我们应当成为一个能为学生和孩子指明前进方向的智者,作为学生,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正确认识自己,成为一个“明”者。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