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丢三落四,而不是丢一落二?
(2022-10-18 10:08:46)分类: 教学随笔 |
为什么是丢三落四,而不是丢一落二?
需要注意的东西过多,就容易出现注意不到的地方,手忙脚乱的时候不出错是小概率事件,出现错误几乎是必然的。
如果需要注意的东西少,只有一件、两件,出错的可能就会大大减少。
考试之后,常有学生觉得这个不该错、那个不该错,失误都是因为自己当时不小心造成的。
我问学生:你能不能保证下次考试的时候仔细一点,就不再出现这样的或类似的错误?
对这个问题,几乎没有学生敢说“能”。足够多次的“不小心”,使得他们明白失误真的是防不胜防,注意了这个就注意不到那个,失误几乎是必然的,只是多与少的区别。
我也常常反思自己:我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那些失误、错误,如果当时小心谨慎一些就能避免吗?
对此问题,我现在的回答是不能!
这是事实,因为做那些事的时候需要我小心谨慎的事太多了,注意了这头就注意不到那头,注意了这里就注意不到那里。还有一些事虽然做成功了,但也只是做事的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没有大到影响结果的程度而已。
还有一点,我不了解的人和事太多了,对于这样的人和事,小心谨慎没有多大作用。
那为什么有人就很少有失误呐?为什么我做有些事的时候几乎不会有失误呐?
如果对所做的事的整个过程和每一个环节都很熟悉,那么做事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东西就会很少,甚至于几乎没有,这种情况下做事,出现失误的可能就会很小很小。
人在做事的过程中,不熟练的事最多只能有一种,如果不熟练的事有两种及其以上,出错几乎是必然的。这是普通心理学的一个很基本的结论。
熟练的、熟悉的东西越多,不熟练、不熟悉的事越少,做事的时候出现失误的机会就越少。
对于考试来说,对于所学知识仅限于了解、知道是不够的,考试对于所学知识的要求是清楚、准确、熟练,一知半解、模模糊糊是不行的。
功夫是平时练就的。平时多研究,把问题弄清楚,考试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的就会少一些,这才是减少失误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