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同阶段的学习要有不同的方式方法

(2022-10-09 11:07:00)
分类: 教学随笔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身心在不断地成长、成熟,对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要求在不断增加,对创造性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

在小学阶段,只要能按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去做,学习成绩就不会差,这是因为小学所学的知识对于大多数的智力正常的小学生来说只要多重复几次就能掌握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本上就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小学阶段的学习并不是不需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是相比较于中学来说,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要小一些。或者说,小学阶段的考试题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区分度要小一些,不是特别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人一般很难区分出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

到了初中、高中阶段,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课堂的知识容量越来越大,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越来越明显。

很多在小学阶段表现很好的学生似乎在突然间感觉学不动了,成绩也越来越差。造成这样的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遗传素质的影响以外,还有学习方式方法的问题。

有一次和一位学生家长谈到这个问题时,我说了下面几段话。

小学时只要听话就行,而你的孩子刚好就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你也在不断地通过表扬等方式提醒孩子要听话,结果孩子就越来越听话,越来越乖。孩子在初中时,问题已经表现出来了,只是不严重,所以你就没有发现,因为孩子在学习上的问题用我们所说的好的学习习惯即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和练习等差不多是可以解决的。上了高中,过去的那些所谓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不足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了。

原因在哪儿?原因在于我们对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认识是不全面的,也就是是不对的。我们更多地注意了孩子外在的表现,而没有注意或很少注意孩子内在的思维品质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来说,主要就是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有欠缺。

不愿意探索、不会探索、不善于探索,遇到问题就不知所措,这样的学生上了高中之后很快就会显得很不适应。

回头看一看,我们就会知道,小学阶段的学习并不只是简单的模仿和重复,那些过分看重学习成绩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成绩的确不错,但他们的好成绩更多的是通过不断反复取得的,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了本应有的足够数量的独立思考和探索,他们的学习也因此而难以继续发展。

小学的学习会影响中学的学习,同理,中学的学习自然也会影响大学的学习。上了大学之后,如果学习的自觉性不够、自学能力不足,还指望着老师和家长的督促和检查,那就很难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

 

有些问题,当时没有发现或没有意识到其潜在的危害,我们是在后续阶段的发展中发现这些问题或意识到其危害的,当然,也有可能我们永远都发现不了这些问题或意识不到其危害。对于这些问题,有些还有机会补救,有的则没有补救机会了。

人的发展,要考虑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以后的事,要考虑可持续发展。

一个阶段的学习,只是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而没有做好思维品质方面的准备。

言行中规中矩是好的,但思想要活跃,要积极思考,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高中的课堂上,和小学生一样认真听讲能解决问题吗?不能,因为老师讲的知识太多了,听的时间长了人就糊糊了。课后和小学生一样完成作业和练习,能行吗?不行,首先你可能完成不了,因为你不会做的题太多了。

用简单重复的方法已经不能解决高中数学学习中的问题了!

要积极主动思考,要在反复比较中发现、总结规律,要不断尝试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有顽强的意志力,…。

需要的太多了!

但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要积极主动学习。

不仅要研究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还要研究怎样才能学好,怎样才能高效率地学习。

如果此前没有做好准备,那就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将对学习问题的讨论拓展开来看,人在不同的生命的阶段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都是不同的。

比如说,学生在学校学习时很多问题就是要扣字眼、认死理,但把这样的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带到工作和生活中去,能行吗?工作和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的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年轻时做事要勇争第一,要有不服输的精神,到了年老的时候也这样,能行吗?年轻时没有积极进取的勇气,人在社会上站不住脚,年老的时候还要争强好胜,危险很快就会来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