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门口有个油盐店,在有一年的四月份,我赊了掌柜的2块五角钱的账,说好了五月节还人家。那个时候,欠账还账,是常有的事情,不过有个规矩叫:当年账,当节结。也就是如果你欠了账,到下一次过节前就得还上;最多不能拖过当年。我四月份欠的账,到五月节还不还,账主子就会到我家里去讨,还讨不来,最多也就让我赖到春节,再不还那就别怪账主子想阴招损招来逼账了。电影《白毛女》里的杨白劳就是赖账到年底,还不上账让账主子逼得赔上了女儿,他自己还丢了性命。
眼看快到五月节了,别等他来家找我,我先到店里去。一进门,我说:“三掌柜您看看帐。”他一听,高兴了,以为我还账来了呢,赶紧就拿账本,其实他提前两天就把账看好了,谁欠多少钱他心里早就跟明镜似的。没等他翻到我欠账的那一页,我就跟他说:“三掌柜,对不起您啊,耽误您用了,我家里倒是有个欠条,是欠您的四块八……是四块九来着?”本来我欠他二块五,故意说成四块八,四块九。他一听这话,已经摸到账本的手本能地哆嗦了一下,当时就楞住了。然后象想起了什么似的,大笑了几声,哈哈,一脸满面不在乎的神情,“没错,没错,咱们又不是外人,你要是记着是四块八,那就没有错儿,就给四块八吧。咱们都有交情。”我趁他还犹豫着呢,赶紧说:“哎呀,三掌柜,很惭愧,这节我实在弄不开了。这四块八再记一记,过几天我有一笔钱下来,我就给您送来。”他乐呵呵的说:“嗯,没关系,咱都不是外人,不就是四毛八嘛,先撂着吧,不富裕,八月节一块儿算吧。”我忙转回身去偷着乐,就这么把账拖过一个节去。
一直等到八月节,还是等他没来找我,我又找他去了:“哎呀,三掌柜的,实在对不起,账是越来越多了,这节更多了。我老婆生孩子,在您这儿拿鸡子儿,红糖、挂面,再有孩子们在您这儿拿零碎儿东西。家里有个条儿,是八块六。咱是现在算呢,还是到年底呢?”他听完又想了一会。赶紧赔笑脸,把账本又重新撂下:“啊,您记性真好啊,对,是八块六。没关系,咱们都有交情。”他一看我那儿掏口袋儿,那意思是拿钱,他就又说两句客气话:“哦,不忙,实在要是钱不富裕,就一块年底算得啦!”我说:“好,那就到年底一块儿算吧。”哈哈,我又把账拖过一个节。
到了年底,腊月二十九,我又找他去了,一进门我说:“三掌柜,您瞧瞧帐。我记得不是十四块七呀,还是十……”我刚说到这儿,他过来把我嘴捂住了:“嗯,你不要说了,还给两块五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