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通渭散文 |
国家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计划,我得了福州培训半月的良机,骤然没有了冗繁的材料和会议,杂事一概不染,可谓身心俱散,天地宽阔。
课由福大资深教授讲解,内容围绕引领时代发展的大数据和网络,前卫而高端,让人耳目全新。但是提问和交流,总要暴露我们的浅薄和落后,这使得我们的高雅姿态无地从容,也使得我们的楚楚衣冠黯然失色。可是大家依然谨遵安排,坚持把课时坐够,坚持把笔记写全。学毕考试,以感受心得为主,因此全都顺利通过,并且获得了鲜红的福大结业证,也算是这次远行培训的权威见证了。
午晚进餐通常在学校食堂,学校配发了饭卡,大家各自充足了钱,课毕急忙赶进餐厅,端了盘子,和蜂拥的学生们挤在一起刷卡打饭,大有返老还童的美好感觉。饭食品类以米饭海鲜居多,也有面条和扁食。可是四五个食堂逐一吃完,均感调料甜淡,不合口味。因此又在酒肆和饭馆聚餐了好几次。自助餐馆的海鲜菜品极为丰富,可以凭自己的喜好饕餮大吃,好不过瘾。
休息时间,大家抽空以转悠为主。福大近旁的西禅寺是首先要去的,里面的门廊、宝殿、佛塔、阁楼、曲水、折桥等错落繁复,在茂密的榕树中相互掩映,气派而静谧。鼓山是福州最高的山,向晚而登,爬至半山腰时,天黑力竭,归途负累,更觉艰难,但兴味盎然。福道为镂空钢架桥,沿山盘绕,宛若游龙,初登颇为心悸,然而毕竟是有福之道,无论如何都得走走。行至山顶时,金辉烂漫,远眺闽江及沿岸群楼,眼底景色无限美好。
在市内,摩拜单车成了我们主要的通行工具,骑了去三坊七巷观古迹、逛店铺,去西湖公园散心听唱歌,去江滨西大道乘风赏夜景……那都是很惬意的事儿。福州的街道平整宽阔,交通秩序井然,骑车转悠感觉蛮好。不过,也要时刻提防悄无声息的电动车,往往会忽然擦身飞过,甚或一串接着一串,疾驰远去,真是令人不寒而栗。
现场教学安排了不少内容,目的是让大家接受历史文化教育,感受数字时代脉搏。先后去了林则徐纪念馆、冰心故居和福建自贸区、规划馆、平潭智慧岛等处,的确给人以不同的洗礼和感受。所有经目的,我们都深怀景仰,深表赞叹。东部与西部的差距,不仅明显体现在对未来的规划中,同时也明显体现在对历史的纪念中。
在平潭,见到了苍茫的大海和簇居的石头房。海浪一波接着一波,无休止涌过,海水激荡的噪声充斥着天地,遮掩了这个世上因人而生的各种声音。在浩渺的时空里,人及其生命显得多么微不足道。这忽然让人心生悲凉。海滩上,那些卖冰糖葫芦的老人,他们小黑枣般布满褶皱的颜面,沾满了海风送来的绵沙,像极了沙尘中荷犁而归的父亲。我幡然明晰:天下劳人,无论在奢华的海滨,还是在幽僻的山坳,都一个模样,一种神情。
规定了一日的周末弥足珍贵,大家思忖着要自费旅游,毕竟来一趟也不容易,最终选定了特区厦门。凌晨四点半起床赴南站,在高铁上懵懂了两个多小时后,落脚厦门。繁华和发达一如预想,车流与嘈杂不出所料。特别是厦大,游人如蚁,熙来攘往,见不到一丝学习的氛围,我不喜欢这样的学府——本来我也不入时流。南普陀山也很闹,在联袂成云的人堆里,我总要去想:在如此的喧嚣中,学成佛、悟得禅的僧侣,必定有着与生俱来的超常定力。就这样,匆匆走完了两处本该十分清静的地方。
渡海去鼓浪屿,倒是向往中的事。登上渡轮,心情犹如海水,荡漾不息。鼓浪屿高挺的海岩、繁茂的树木和错落的洋房,在蔚蓝的大海上和疏散的白云下,明朗绰约,美丽无比。鼓浪屿的建筑很任性,类若自然村落,弯曲的山路和阔大的林荫,舒服得让每一位游客很快就能找到家的感觉。但鼓浪屿毕竟不是家,能如此蜻蜓点水地做一番旅游的公务员,在我们那里已经为数不多了。我沾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雨露,因此回想这许多的见识,必然会感恩戴德,倍觉荣幸。
半月的时间过得真快,不经意间归期已至。大家都购置了茶叶和果品,思谋着回去分发给亲朋和好友。临行,翘首西望苍茫烟海,隐约中忽然见得我们那些尚且还在静守传统和落后的亲友们,在分享礼品和见闻之时,尽觉小康在望,因此快乐无限。
作者:
党旭涛,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通渭县作家协会主席。作品曾荣获全国第二届中山图书奖、第五届甘肃省黄河文学奖、第五届定西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四届定西市马家窑文艺奖、首届通渭县秦嘉徐淑文艺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