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津历史上的城墙——天津卫(府)城墙

(2018-10-13 08:39:28)
分类: 天津历史
天津卫城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由工部尚书黄福、平江伯陈瑄等人负责筑城浚池。周垣九里十三步,高三丈五尺,广二丈五尺,四面开门,东距海河250步,北距卫河200步。由于城为东西长、南北短的矩形,形状像个算盘,故而俗称“算盘城”。
初期的天津城仅为夯土城墙,明弘治年间(1493年左右)山东兵备副使刘福主持修复城垣。用城砖将土城墙包砌,东面城墙原距海河250步,改为200步。并于十字街中心修建鼓楼一座。仍开设四门,门上建楼,东曰镇东,南曰定南,西曰安西,北曰拱北。其中北楼规模最大,尤绝特相倍。使登临者有“登眺之际,神疏心畅”(李东阳《天津卫城修造记》)之感。在这次重建后不久,大学士李东阳撰写了《天津卫城修造记》一文,详细记述了这次修建过程的来龙去脉。
http://s4/mw690/003wrWZxzy7omogXN63e3&690
清光绪二十六年天津城墙
此外,李东阳分别以东西南北四座城门为景,写下了《镇东晴旭》《安西烟树》《拱北遥岑》和《定南禾风》四首诗歌,被列为旧时的直沽八景。
http://s16/mw690/003wrWZxzy7omoEIl8rff&690
明代建造的鼓楼旧影
天津城重建后也经历了多次大水的冲刷。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大水,洪水淹城砖24级。天启二年(1622)洪水将天津南北城口坍塌七十余丈。清顺治十年洪水又将城墙的两面冲毁,总兵甘应详等人重修。康熙十三(1674)年,总镇赵良栋引海河潮水为护城河,由南城水门入城,水门题“引汲受福”四字。并对四楼匾额重新题字,东门“东连沧海”、南门“南达江淮”、西门“西引太行”、北门“北拱神京”。
清雍正三年(1725),升天津卫为天津州,天津卫城升级为天津州城。城墙由于年久失修,城濠皆坏。小修小补无济于事。巡盐御史莽鹄立题请大盐商安尚义、安岐父子情愿捐修,雍正帝令同城官员协助修建。这次修建后的城墙周长1626丈6尺,城高由原来的三丈五尺缩减到二丈四尺,城基由二丈五尺扩展到三丈二尺,城墙上宽一丈九尺,雉堞1454个,东西长504丈,南北宽315丈,四角修有角楼,并建有瓮城。而且重新命名了城门,东曰镇海门,南曰归极门,北曰带河门,西门奉旨赐名卫安门,以表示对安氏父子的褒奖。
http://s10/mw690/003wrWZxzy7omonOvdn19&690

http://s8/mw690/003wrWZxzy7omonF2Qf57&690
清雍正九年,天津州再升为天津府。清乾隆年间经历八次重修,但规模都不大。嘉庆六年(1801)洪水,将城东、西、北三面冲塌十余丈至数十丈不等,西南、西北两角亦倾圮坼裂。后虽不断维修,但再没有雍正年间重修时候的规模之大。
光绪二十六年(1900)天津保卫战打响,守城清军和义和团凭借城墙为工事,使八国联军伤亡惨重。汉奸郑殿芳打听到南城有一段倒塌过的城墙是用土坯修补的,将情报通报给日军。1900年7月14日凌晨,日军用猛烈炮火轰开城墙,强渡护城河,攻入南门,日、美、英、法军随之也冲入城内。守城官兵与侵略军展开激烈的巷战,但因寡不敌众最终城陷。联军占领天津后成立都统衙门,下令拆毁城墙,于是这座有着496年历史的城垣,从此消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