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这是“舌尖上的上海”的一个窗口,从窗子里逸出的不仅是“上海滩”的繁华大气,也有上海人对美食孜孜以求的“小作”。在北京寻找地道的上海味道,那就要到上海市驻京办餐厅去看看了!
先来看看上海驻京办在哪吧!

说起上海驻京办的美食,酥脆喷香的蟹壳黄,皮薄汁多的南翔小笼,艰难岁月里熬出的鲜鸡小粥……让人感觉上海驻京办餐厅就像投寄到京城的一个短函,轻启信口,扑鼻而来的定是那“此味只有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尝”的诱人清香。
蟹壳黄

蟹壳黄是上海久负盛名的传统小吃,因其形圆色黄似蟹壳而得名。此饼咸甜适口,皮酥馅香,有人曾用“未见饼家先闻香,入口酥皮纷纷下”来形容蟹壳黄的绝妙口感。林海音小说里那家卖早点的“家乡馆”,从小笼包到开口笑,再到生煎包,配豆浆的点心一变再变,唯独这“蟹壳黄”如同镇店之宝一般,一直写在餐厅的招牌上不曾换掉,可见这道点心在老上海们心中的地位。
南翔小笼馒头

只要路过热闹的上海城隍庙,总会被位于湖心亭上的南翔馒头店前长长的队伍所吸引。在这里排队的大多是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的游客,他们可都是冲着这大名鼎鼎的南翔小龙馒头来的。南翔小笼馒头又叫南翔小笼包,是上海郊区南翔镇的传统小吃,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此点心外表晶莹剔透,咬一口汁向满溢,再佐以香醋蘸食,实乃是人间美味。为了这一口鲜美,走再远的路,排再久的队也是值得的。
小绍兴鸡粥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作为通商口岸涌进了大量外来人口。绍兴籍的张氏兄妹因为逃荒也从乡下来到上海滩,在“大世界”附近摆摊卖自己做得白斩鸡和鸡粥维持生计。由于选料严格、制作精细,他们出售的白斩鸡皮脆肉嫩,煮鸡原汤熬成的鸡粥糯稠润滑,深得沪人喜欢。一碗小小的鸡粥,成就了一个久负盛名的老字号,在上海这样一个“大世界”,只要肯付出,类似“小绍兴”的传奇每天都会上演。
油爆虾

油爆虾是地道的上海本帮菜。说来也有意思,上海菜并不擅长“爆”,那些老上海食谱上唯一用“爆”来烹饪的也就是这道油爆虾了。个大的河虾经过高温反复地油炸,虾外壳在短时间内变松脆的同时又不会过多丧失虾肉中的水分;炸松须脚,能在壳与肉之间留出空间,方便高汤、生抽、白糖等调成的卤汁如味,因而成品颜色亮丽,口感鲜醇。
怎么样,各位童鞋,上海本帮菜看起来还过瘾吧!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带上家人去上海驻京办品尝一下那里的美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