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天路”依旧

2022-11-18 10:12:08

我们迷迷糊糊中爬起床,窗外,地平线最东端,一束炙热的光芒从红绸帷幕似的天边刺出来,像是熊熊燃烧的火焰。高原的日出,无比壮美。

  迎着朝阳,葛军再次开上车,驶入当地驻军某部——此行,他还有一个特殊的“任务”:接“救命恩人”下山。营区门口,笔直站着两队战士,一个留着板寸的高个儿肃立其间。不一会儿,鞭炮、锣鼓声响起,高个儿站得挺拔,缓缓举起右手,庄重地向战士们敬了一个军礼,随后扭头登上邮车。车外爆发出热烈掌声,战士们高喊:“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欢送老兵!”高个儿不停向窗外挥手,扭回头,泪水已奔涌而出。

  老兵姓胡,吉林人,一脸英气。20多岁来青海当兵,在唐古拉山镇驻扎了12年,结婚后一直没有条件要娃娃。“也该考虑家庭了,这次转业回老家,以后回来机会就少了。”老胡的最后一句话拖得很长,车厢里陷入了安静。

  “这也是我最后一次跑这条邮路啦,今天咱是‘退伍专车’。”葛军安慰老胡说。

  相识多年,老胡明白葛军的苦处——11年来,高海拔、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对葛军的身体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头发掉了不少也白了不少,门牙也掉了,每次夜宿唐古拉山镇,头疼到必须抵着床头硬木板才能睡着,艰苦的工作环境,让他看起来比同龄人老了十几岁。

  “之后要跑从格尔木到茫崖的邮路了,距离一样,400多公里,沿途都是大漠戈壁,但海拔能低不少。”葛军顿了顿:“话说回来,第一次上山你救我,最后一次下山我送你,算是有始有终!”

  原来,葛军初次踏上这条邮路,快到唐古拉山镇时,遇到修路,因着急赶路,他开着邮车改走青藏公路边的滩地。正值夏季,车子一不小心陷入烂泥中动弹不得。葛军先从车厢中找出一个防水编织袋,将全部邮件都装了进去,然后再在烂泥中锹挖手扒,鞋袜都陷在泥里,腿也被碎石划伤了,但庞大沉重的邮车却纹丝不动。无奈,葛军只好赤脚跑到附近部队驻地求援。当天,正是老胡带着战士们,跳入泥水中奋力挖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忙碌,才将邮车拖上了公路,而葛军、老胡和战士们早已变成了“泥人”……

  下山之路,开得并不快。驾驶舱里,葛军和老胡却格外沉默。我们不经意间成为见证者:这对在“天路”上相识11年的老友,此行都是他们在青藏线上的最后一程。平速行驶的邮车,仿佛是一场艰难的告别。

  我们主动打破驾驶舱里的沉默,给葛军算了一笔账:11年来,他在格尔木市和唐古拉山镇之间已经往返了17.5万公里,“相当于绕了地球4圈多。”

  “是吗?”葛军和老胡倒没显出格外的惊讶。高原上待久了的人,似乎早已收获一种心理上的质朴感。对艰苦的感受、对生活的理解、对幸福的认知,有一种磨砺过后的踏实、淡然和从容。

  格尔木终究还是到了。进了邮局,归还车辆,钥匙交到贺生元手中。这位入职不久的邮递员,是葛军的“接班人”,接下来他将成为邮政“天路”上新的信使。葛军拍拍他的肩膀,将小贺略显宽大的邮政工作服整理板正。“以后交给你了。”语毕,两个大男人不自觉地拥抱在一起,大大咧咧的葛军,像老胡一样,哭了。

  走在格尔木清冷的夜色里,仰望繁星如缀,回想两日的“天路”之旅,如梦似幻。老胡第二天就要飞往长春,葛军也将在一周后踏上新的邮路,我们彼此互道保重。“一定再来格尔木看我啊。我带你们跑跑茫崖,戈壁也很美!”葛军一句话,把大家又逗笑了。

  邮政“天路”依旧,老兵永不“退伍”。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