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投资大师肯-费雪说投资中最重要的三个问题》为方法论,总结茅台投资中能长期获利的原因,找到掌握独家信息的重要性和如何掌握独家信息的方法。
市场能够合理地对当前已知信息定价,广为人知的信息几乎没有什么价值,(如茅台安排的财务报表、管理层的不作为、乱作为等)因为投资者已经根据这些信息下注了。投资需要掌握独家信息,而掌握独家信息的方法不是去探听小道消息或内幕消息,而是善于用以下三个重要问题来思考:
一、我深信不疑的哪些理念实际是错误的?
二、.我能理解哪些其他人无法理解之事?
三、我的大脑究竟是如何误导我的?
问题一:我深信不疑的哪些理念实际是错误的?
1、茅台酒有产量天花板,未来成长空间有限
这个产量天花板理念是阻碍绝大多数投资者无法买入或长期持有茅台的根本原因,因为是常识,大家不愿去挑战常识,这往往造成认知错误。
没有什么比历史更适合做测试的实验室了,让我们看看历史数据:

看看茅台产量的增长数据,你就不会轻易的认为茅台产量的天花板在哪里, 十三五期间茅台基酒产量从15年的3.2万吨跃升到2020年5万吨。展望十四五,在周边的郎酒酱香规划投产5万吨,茅台镇现有逾20万吨酱香产能的情况下,在推进贵州经济继续稳健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作为贵州省最具竞争力的飞天基酒产能不可能压制被在5.6万吨,我们拭目以待。
2、茅台的股价太高、市盈率太高,无法实现高收益
当无数身边的朋友问我,投资什么股票能赚钱时,我都推荐茅台,但99%的人第一反应是,茅台股价太高了、涨的太多了,风险大,不敢买,还是等等看。这是绝大多是投资者的共识,就如同《投资大师肯-费雪说投资中最重要的三个问题》书里论证的“高市盈率股市比低市盈率股市风险大“这个错误常识一样,高市盈率并不预示着收益欠佳,从茅台历史数据看,高价、高市盈率的茅台反而预示着较高的收益率。另外,用茅台换低市盈率股票的投资者往往跑输了茅台指数。无轮市盈率水平如何,它本身都不会揭示任何有关市场风险或受益的信息。
茅台估值问题从来没变过,十年前认为茅台股价高不敢买的今天依旧是同样的观点,同样不敢买。而十年前喝茅台酒的,是不会卖掉茅台股票的投资者。
3、年轻人都不喝白酒了,白酒消费群体在减少
这个常识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年轻人不喝白酒不能证明人到中年也不喝;二是白酒消费群体在减
少,但消费质量在提升、品牌集中度在提升,而茅台的消费群体是少部分有钱群体,而喝茅台酒这部分人的财富积累及群体数量也在爆发式增长。茅台的消费群体决定了他不是一般年轻消费者的日常消费品,所以这个常识认知是错误不准确的。
4、茅台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层水平影响了茅台投资价值
这是事实,广为诟病的缺憾,但投资者能看到的这些事实都已反映在股价里,试想要是“库克”来管理茅台,你还能以现在的估值买到茅台吗?利用这个常识,我们反过来想也许会得到更多的“独家信息。一是茅台在治理机制层面未来的提升空间还足够大,二是把茅台定义为就是一家“一个只擅长酿酒,只懂得如何打造自己的产品的中国山沟沟里的国有企业”,只要坚守品质是茅台一直坚守做对的事情,对于多不善于营销、不懂得如何去迎合市场,不懂得市场化及现代企业管理都是今后改革的加分项。
如果你能接受广为认可的观念实际上有可能是错误的这个事实,你就可以有意识地反着下注,这是获知独家信息的有效方式,你的胜算会更大。
问题二:.我能理解哪些其他人无法理解之事?
一是发现一种新规律,即人们认为完全无关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某种相关性;
二是发现许多人能看出但忽略、轻视或误解了的规律。
从茅台投资中,我找到了什么新规律或被忽视、轻视的规律,
1、茅台股价的增长与十年净利润增长高度相关
价值投资的长期利润来源于企业利润的增长,周期越长,业绩与股价关联性越高!
以10年周期调整市盈率作为个股长期投资择时指标,当前市盈率如超过10年平均市盈率则停止买入,如偏差幅度大于50%或高于峰值,就可考虑卖出。
确定一个参考值,就能规避“恐高”情绪带来的误判

2、从十倍股特征寻找茅台确定性
从估值看:十倍股起步高估值 47 倍
PE,长期业绩消化估值,高α低 β高股息。
从涨跌看:十倍股 最大涨幅均值 45 倍,创十倍用时 8
年,年化收益率33%,熊市回撤小,可追涨,中期上涨最快。
从业绩看:净利润年化增速 23%,业绩稳定高增,高毛利
30%;ROE13%,净利率、高周转是主因;现金流充裕。
3、茅台出厂价规律
人们因短视偏见,看到的是茅台出厂价与市场价的巨大价差。
2012年619元的出厂价,2300的零售价,与今天969的出厂价,2700的一批价,3000元的零售价是何等的相似,茅台限价和供不应求不是今天才有的,十年前就是这样。
其实,观历史数据,大部分时间茅台的酒价与北京的最低工资标准同步上涨,
2020年北京最低工资标准为2200元,茅台市场价格还率高于此。
按2013年819元的出厂价按10%的上涨速度,到2020年出厂价应为1596元,与2200的零售价相比是很合理的渠道价格关系。受混淆的是市场价格还是出厂价与北京的最低工资标准同步的关系。


茅台业绩受诟病的地方是因产量和出厂价“人为”的压低,造成茅台业绩不如预期,但我们换个角度,把人为压低的出厂价与一批价之间的差额换算为安全边际的折价,现在1700元的每股股价还是算“合理估值”范围内。
茅台出厂价调整是大概率的时间,只是调试的时间不确定而已,作为长期投资者,是愿意出厂价调整前买入持有还是等出厂价调整后更具备投资价值了?
5、被忽视的可寻规律
茅台作为地方国有企业,虽受体制、机制限制,但从中寻找出规律逻辑也是获取独家信息的来源,如管理层上任前两年与后两年的收益作为对比、“”十*五“”规划的前两年和后三年的业绩比较就可找出相应规律和背后的逻辑,以此作为你掌握的独家信息作为投资依据,享受信息红利。
问题三:我的大脑究竟是如何误导我的?
投资是违反直觉得行为,你投资中面临的最大敌人就是你的大脑,更确切地说是大脑的进化,我们生成和进化的大脑不是为了投资,而是为了生存,直到最近,我们的大脑才导致我们在与生存无关的有限领域内犯错。
1、 大脑如何在“市盈率”问题上误导我们?
人们担忧价格高、市盈率高,有遗传方面原因,我们的祖先在石器时代清楚,从高处跌落,死亡或致残的风险极高。跌落的位置越高,风险越大。对于高度框架中的问题,人们很清楚:越高越危险;
而损失厌恶情绪,导致人们对损失厌恶程度远远超过他们对收益的喜爱程度,投资者会为避免损失而花更多的心思。导致投资者亏损的原因往往卖出高收益股票去弥补亏损的股票,往往会为了避免短期10%的损失,失去长期30%复合增长率的投资回报。
这也许是投资过茅台而没能长期持有的根本原因。
2、 大脑如何在“自信”问题上误导我们?
如果石器时代没有过分自信的话,就不会去冒险去攻击猛兽,他们就会挨饿。 而现代投资,过度自信就会淡化投资风险、追高、频繁操作等风险;
过去5-10年我们在茅台的投资者中看到太多的投资者因茅台投资高收益而自信满满,并且为了追求
自己的财务幸福感,总是过度交易。除了招致大量交易成本,还不断加杠杆或在其他行业股票去“验证”自己的投资实力,其结果可想而知。
每个投资者都有一个能力区(你真正擅长的投资领域)和一个舒适区(能让你保持镇定和理智的投
资领域)。
不要因为自信走出自己的能力区,因为这会让你犯下错误损失惨重;
不要因为骄傲感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因为你会变得情绪化,而情绪化不利于你的投资。
在投资中,稳固的防守是你最强大进攻的最佳基础,只有在自己拥有足够技能和理智的能力圈内,我们才应该投资。这是现代投资与石器时代大脑进化最大的区别。
3、 大脑如何在“跨期选择”问题上误导我们?
跨期选择是指将成本与收益分散在各个期间进行决策,在跨期选择的情况下,人们的长期理性选择能力是值得怀疑的。
古代,人们为了生存,大脑形成了对眼前的奖励最迫不及待,人们倾向于根据近期的情况去预测未来。
而在投资中,茅台投资者往往会为了一个季度业绩不及预期,而失去理性,忘掉茅台长期产量和价格提升的确定性。
4、 大脑如何在消费效用问题上误导我们?
消费效用包括两部分,一个部分是获得效用,即买到了商品和服务之后获得的满足感,另一个部分是交易效用,跟交易价格有关,指的是实际支付的价钱与“参考价格”之差。交易效用不仅可以阻止人们购买划算的产品,也会引诱人们购买昂贵的产品。
茅台酒建议零售价就会起到双重作用,它既能表明产品的质量很好(感知获得效用),又能提供交易信用。这正是茅台酒独有商业模式所共同具有的特性。即使是富裕的消费者也想从交易效用中获得极大的乐趣。
5、 大脑如何在沉默成本问题上误导我们?
沉没成本:如果钱已经花了,并且无法收回,这些钱就是沉没成本,意思是消失的成本。理性经济人将沉没成本视为无关因素。沉没成本在交易刚完成的那段时间里会有,但最后跟可能会被忽略。
如果藏酒的价值涨了一倍,把一半的酒卖掉,喝剩下的一半酒时就感到它们仿佛是免费的一样,那时心里就只剩下快乐,而不是想钱的问题了。把买酒当做投资,随后喝酒又是免费或省钱的行为,对于酒行业是有益的,因为它忽略了花钱消费的环节。
消费效用和成本充分解释了茅台建议零售价和市场价的巨大差异给茅台带来了的文化认同、消费客群增加、开瓶率提升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6、 大脑如何在羡慕、嫉妒倾向问题上误导我们?
人类进化过程中经常挨饿,以此争抢占有食物,这可能就是深深扎根在人类本性中的羡慕/妒忌倾向的进化起源。
驱动这个世界的不是贪婪,而是嫉妒
关注别人赚钱(比你)更快的想法是一种致命的罪行,它只会让你痛苦不堪,不会给你带来任何乐趣。茅台投资者往往羡慕其他股票或同行公司短期涨幅超过茅台就嫉妒无比,按耐不住攀比嫉妒之心,造成买失茅台的风险。
投资茅台保持一颗平常心,改变你能改变的,接收你不能改变的。对自己要随性、对老天要随命、对金钱要随缘。
对待投资不应该默守成规,而是要保持开放好奇的心态。要像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一样提出问题,问题必须正确且能够帮助你确定可验证的假设。虽然提出问题本身并不能助你击败市场,但能够引导你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