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家】终于来到三岛由纪夫笔下的金阁寺

(2019-10-25 07:26:54)
标签:

杂谈

文化

娱乐

历史

旅游

分类: 日本

【作家】终于来到三岛由纪夫笔下的金阁寺


终于在日本京都之行里,亲眼见到了鼎鼎大名的金阁寺,它的美,因为大文豪三岛由纪夫已经用尽生花妙笔来形容,所以关于我眼前的景致,就直接引用他在《金阁寺》中的名句吧。 


 “夕照辉映下翠绿的山腰,恍如在原野中央竖起的一扇金屏风。”


“金阁犹如夜空中的明月,也是作为黑暗时代的象征而建造的。”


“倘使你是人世间无与伦比的美,那么请告诉我,你为什么这么美,为什么必须美?”


【作家】终于来到三岛由纪夫笔下的金阁寺

建于1379年的金阁寺,正式名称叫鹿苑寺 ,本来是日本幕府时代将军足利义满的别墅(对,就是《聪明的一休》里那位),后改为禅寺。金阁寺的门票很酷,像护身符似的,可以当吉祥物收藏。



金阁寺本身已经很吸睛,再与前方镜湖池投射出的倒影相互辉映,更加诗意,难怪这个画面会被称为京都的明信片



关于倒影之美,来看看三岛由纪夫的描写:由于荡漾的水波反映,金阁坚固形态的束缚被解开了。这种时候,它彷佛是用永远飘动的风、水和火焰般的材料建成的。


【作家】终于来到三岛由纪夫笔下的金阁寺

金光闪闪的金阁寺一共有三层楼,一楼的“法水院”没有金箔,走平安时代的贵族建筑风,二楼的“潮音洞”和三楼的“究竟顶”都在上漆后贴满纯金箔,整体看来极尽奢华又极为典雅。



“它纤巧的细部和复杂的全貌相互呼应,只要取出任何一部分,金阁的全貌就会响起来,恍如想起音乐的一小节,整个乐章就会流泻出来。”



可惜内部是不开放游客参观的,所以游览金阁寺是一个很快的行程,大概不到一小时就逛完了。


【作家】终于来到三岛由纪夫笔下的金阁寺

三岛由纪夫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金阁寺》,取材于1950年轰动全日本的”金阁寺放火事件”,纵火犯是寺中21岁的见习僧人林养贤,她的母亲甚至因为儿子的脱序行为而自杀。


 

在接受警方调查时,林养贤说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要纵火,大概是因为“世界太乱”以及“想报复社会”,又提到看到金阁寺游客渐多,让他对美逐渐反感……



林养贤的犯罪告白,给了三岛由纪夫写《金阁寺》的灵感,他在书中说:”一个事物如果太过美丽,它必然不属于人间。人心是可怖丑陋的东西,禁不住这样的超凡脱俗。”


【作家】终于来到三岛由纪夫笔下的金阁寺

除了对金阁寺的美有各种令人惊叹的描述,书中还出了不少名言,像是最具代表性的这句---”不被人理解已经成为我唯一的自豪。”


 

还有一句极为细腻又极端的心理剖白----“我只要还有一点感情,就无法不期待获得对方的感情,不论是爱还是憎。”

 

【作家】终于来到三岛由纪夫笔下的金阁寺


虽说《金阁寺》是三岛由纪夫揣摩林养贤的心态而写,但与事实有些出入,尤其结尾很受争议,因为林养贤放火后吃下安眠药又切腹自杀但被救活,然而在三岛由纪夫笔下,男主人公沟口烧了金阁寺之后,扔掉了自杀用的小刀与安眠药,盘腿而坐远眺大火,抽着烟决定要活下去。



有些读者不满这样的结局,也有些读者认为,或许对于把自杀视为高尚行为的三岛由纪夫来说,丑陋的主人公还不配自杀。



三岛由纪夫的“死之美学”一直备受研究和讨论,他在1970年时因激进的政治诉求失败,头绑七生报国的布条切腹自杀,使他在身后获得褒贬不一的评价。


【作家】终于来到三岛由纪夫笔下的金阁寺

三岛由纪夫(1925-1970),24岁创作的《假面自白》是他的成名作,29岁的《潮骚》让他两度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31岁的《金阁寺》大受好评,获得第八届读卖文学奖45岁写完《丰饶之海》后结束传奇一生



亦师亦友的川端康成获准进入三岛由纪夫的自杀现场,此事让他受到很大的刺激,他曾对学生表示:“被砍下脑袋的应该是我。”三岛由纪夫死后一年五个月川端康成也选择含煤气管自杀未留下只字遗,两大文学巨匠相继离世,大大冲击日本文坛。

 

【作家】终于来到三岛由纪夫笔下的金阁寺

关于川端康成的介绍请见---

【日本大作家】川端康成:一朵花比一百朵花更美



#日本# #京都# #金阁寺# #黄依蓝# #旅游作家格格BLU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