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退位减法 教学反思
(2013-09-29 10:40:15)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片段 |
周三上午,我讲完了减法小节中的“退位减法”一课。这节课我以两个空间活动为主进行教学:
空间一:动手操作。退位减法和进位加法一样,我觉得是最有必要让学生通过行动手操理解如何”进位”,如何“退位”的。所以,我在这节课依然设计了摆小棒的环节,通过投影摆出51—36的过程。在如何减去个位上的6的问题上,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面对不够减的问题,学生很快提出“拆一捆”的解决办法。借此我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形容“拆一捆”:个位不够减了,要向十位借一。学生观察了拆捆、与各位上的1合起来变成11的过程,这个环节的重要在于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退位减法的竖式书写。这里孩子们学习的很明白。
空间二:由“摆”到“写”的过渡。孩子们利用小棒明白了退位减法的算理,我觉得竖式也就很好明白了,教师重在强调书写的方法。向十位“借”要在十位点上借位点。这里重在强调了借完后,个位上的数是多少,十位上的数有事多少。通过从摆到写的过渡,学生对于“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理解的很好。
本节课出现的问题值得思考:学生说的少,学生的说缺乏教师的指导,不够规范。本节课,孩子们学习的明白,特别是算理,一问都会。但是在总结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们对于“向十位借1”的这个“1”,会理解成10,说成“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0”,我觉得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于用小棒摆的活动空间里,“拆捆”没有让学生说一说,借过来的是1个十。这里借的“一”表示的是一个“十”。孩子们在活动中缺失了说的重要过程,导致在课后的总结中说的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