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含饴弄孙”之十三:《“谢谢奶奶1》

(2025-01-02 05:17:17)
分类: 含饴弄孙
分类:含饴弄孙

“含饴弄孙”之十三:《“谢谢奶奶1》

        (“人面桃花相映红”。孙女亲奶奶。在北土城公园)

============================================================================

“含饴弄孙”之十三:《“谢谢奶奶1》

奶奶给孙女洗完脸后,到厨房去干别的活儿了。

孙女用给她擦脸的小毛巾在轻轻地擦拭奶奶的穿衣镜。

爷爷问:“旸旸,你这是在干什么呢?”

孙女说:“我帮奶奶干活儿呢!”

=======================================================

《“谢谢奶奶!”》

赵忠心

 孙女小时候,每个星期六到我们这里来一天,奶奶是侍侯她的主要劳动力。

 孙女吃、喝、拉、撒、睡等这些麻烦事,都是奶奶一手承包、承办。我只是给奶奶打个“下手”,做一些简单的辅助性的事,比如陪孙女玩耍,孙女说要拉屎撒尿,我给拿个便盆、擦擦屁股、倒倒屎尿;说要画画,我给递个彩笔、纸张什么的。几乎百分之百的劳动任务都是奶奶承担,最辛苦的是她。

 孙女倒是很有良心,很可人疼的。打孙女会说话以后,每次吃饭,当奶奶把精心给她做的香喷喷的饭菜放在面前时,孙女总是忘不了要说一声:

 “谢谢奶奶!”

 每次孙女来我们这里之前,奶奶总是要给她买些好吃的东西。当奶奶把好吃的递到孙女手里的时候,孙女也总是说:

 “谢谢奶奶!”

奶奶逛商店,总也忘不了给孙女买好看的衣服。当孙女穿上奶奶买的新衣服,便情不自禁地说:

 “谢谢奶奶!”

 每次听到孙女一声铜铃般的“谢谢奶奶”,我们都心旷神怡,高兴老半天。奶奶那个时候虽然还没有退休,但毕竟也是有一把年纪的人了。这一天从早到晚跑前跑后、忙忙碌碌,可比上班要累得多。

 然而,这清脆的一声“谢谢奶奶”却价值千金,解乏,消暑,浑身的汗水和疲劳,一下子就都被吹得烟消云散,从心底里感到轻松愉快。

 “不用谢。奶奶喜欢你,乐意侍侯你。只要你高兴,奶奶就不累。”

 其实,最辛苦的不是我们,是孙女姥姥、姥爷一家人。孙女从出生到近三岁,主要是在姥姥家。大家都明白,外孙子、孙女都是“姥姥家的狗,吃了就走”,可他们还是尽心尽力地侍侯我们的孙女,付出的太多太多,并且是心甘情愿,无怨无悔。我们由衷地感激孙女的姥姥一家人。

 小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可以画上各种各样美丽的图画。我们猜想:这准是儿媳妇教她的。有一次,我特意问孙女:

 “旸旸,这‘谢谢奶奶’是谁教你说的呀?”

 “是妈妈教我的。”

 我和她奶奶还真的猜着了,是儿媳妇教的。其实,奶奶不是外人,孙女也不是外人。奶奶侍侯自己的孙女是应该应分的事,不用谢,说“谢”就让人觉得见外了。

 可“谢谢”这两个字,常常从不到三岁的小孙女嘴里说出来,让爷爷奶奶听了,就像吃了蜜糖,感到无比的甜美:小孙女多有礼貌、多么懂事啊,多么可人疼啊。

 我和奶奶由衷地感激的还是我们的儿媳妇,她知情达理,善解人意,有教养。她教孩子说“谢谢奶奶”,一是教孩子有礼貌、有良心,从小就在孙女的心田播下知恩图报的种子;二是通过孙女,也表达儿媳妇的心意。她不好直接表达对婆婆的感激之情,孙女的一声“谢谢奶奶”便是她妈妈的心声。儿媳妇的孝心,使我们做老人的感到欣慰。

 我们的儿媳妇在北海公园上班,还是个中层干部,周末、节假日从不休息。夫人总觉得儿媳妇带孩子不容易,顾不上为自己鼓捣吃的,总是凑合,很心疼。因此,每次孙女来我们这里,她便趁孙女睡午觉时,做一桌可口饭菜,等儿子、儿媳妇下班来接孩子,让他们留下来吃晚饭,犒赏儿子、儿媳妇。

 每次儿媳妇下班一进门,如果饭还没有做好,也不坐下来先歇口气,立马挽起袖子就进厨房帮婆婆做饭,饭后主动刷锅洗碗、收拾厨房。儿媳妇很懂事,受到了很好的家庭教育,勤劳善良,孝敬老人。就是不教孙女说“谢谢”,我们也绝不会说什么。但儿媳妇教会了孙女说“谢谢”,无形中就更增添了家庭的和谐与融洽。

 家庭生活方式本身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教育。创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就是家庭生态环境,有利于培养身心和谐发展、心地善良的孩子。

 一家人要齐心协力,共同创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为了大人,也是为了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