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教杂说”之二百零一:“亲子阅读”之二:《进行“亲子阅读”有什么好处》

(2024-10-15 05:09:55)
分类: 幼教杂说

 习近平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幼教杂说”之二百零一:“亲子阅读”之二:《进行“亲子阅读”有什么好处》


我的新书出版消息:

《中外家庭教育思想简史》一书由中国妇女出版社2021年9月初版。42万字。
这是我国第一部家庭教育思想史著作。适合本科生、研究生、家庭教育理论研究者、家庭教育指导者、教师、家长阅读,也可以做高校文科教材。
出版社发行部电话:010—6513.3160
出版社邮购电话:010—6513.3161
出版社网址:www.womenbookscn
===============================================

“亲子阅读”之二:

《进行“亲子阅读”有什么好处》

赵忠心

当今的市场经济社会是充满生机、十分活跃的社会。社会的发展是一日千里,日新月异。为了适应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我们培养教育孩子,必须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思想观念。孩子小时候,对他们进行培养教育,不仅要满足孩子现实发展的需要,也必须要考虑孩子为来的发展,甚至一生的发展。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也可以说是“高文化社会”。社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科学文化素养的竞争。只有具备高度的科学文化素养,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要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当然首先要孩子在学校读好书,接受好学校教育。但无论接受多少学校教育,取得多高的学历、学位,在进入社会之后,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优势,最终还是要靠掌握知识的广博和知识运用的灵活性。

有人曾经对我国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历届高考状元发展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高考状元中在大学毕业进入社会之后,在事业上有突出成就的实为鲜见。这个事实表明,高考状元之所以在社会成就上表现比较平庸,跟他们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应付升学考试上,相应地减少了或放弃了课外阅读,知识面狭窄,不能创造性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有直接的关系。引导孩子进行广泛地课外阅读,扩充知识面,是造就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举措。

培养孩子阅读图书的兴趣和能力,进而养成喜欢阅读图书的良好习惯,必须从孩子小时候做起。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孩子小时候,形成的习惯,就跟天生的一样。而且,从小培养良好习惯,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的。孩子越小,可塑性就越强。小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可以任意画出所要的图画。

等孩子长大了,再想从头培养阅读图书的习惯,就要付出很大很大的代价,效果也会大大打折扣。

要大大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热爱读书的好品质,及早养成独立阅读的良好习惯。而“亲子阅读”恰恰是一个奠基工程。

在孩子的早期家庭教育中,及早进行亲子阅读,有很多的好处:

一、  激发孩子学习欲望和阅读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只是把书本当成是“纸片”,随意地撕扯,只是为听到撕扯纸片的声音,从中获得乐趣,对图书真正的价值没有丝毫的认识。

家长通过跟孩子一起阅读图书,介绍图书的内容,让孩子从中获得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知识,开阔孩子的眼界,增长孩子的见识,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引起孩子对图书的兴趣。孩子一旦对图书产生了兴趣,就会欲罢不能,欲罢不忍。

二、提高孩子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表达自己的情绪、感情、欲望、需求和进行人际交往、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必备的素养。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但要使孩子的语言表达准确、规范化,还得要靠阅读图书。

在平时,家长的语言表达毕竟是具有很大的随意的,不见得很规范;而图书的语言,都是经过作者反复斟酌、编辑精心加工过的,不仅是准确、规范化的,也是具有很强的思维的逻辑性的。家长原原本本地给孩子诵读图书的文字,引导孩子自己阅读、朗读,不仅可以让孩子欣赏到语言的美妙,提高孩子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也会有利于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即写作的能力。

三、能有效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良好的注意力品质,是孩子学习好功课的必要前提条件。将来孩子入学以后,能不能学好功课,能不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会不会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是个十分关键的因素。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听课的效果。小孩子的注意力不稳固,容易分散,被周围的环境所左右;而亲子阅读,恰恰是培养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有效途径。

家长在与孩子一起阅读时,要尽可能选择有趣的,对孩子有吸引力的,适合孩子年龄特征的,孩子喜欢看、喜欢听的故事书,用故事书的图画、形象、内容、故事情节吸引孩子。这样,就可以使孩子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通过多次的训练,孩子的注意力保持的时间会慢慢延长,为孩子上学奠定基础。

四、能密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要孩子从感情上乐于接受家长的教育,家长必须要尽力密切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取得孩子的信任。孩子跟家长感情深厚,孩子对家长的信任,来源于切身感受到家长深沉的爱怜。

家长利用业余时间,把孩子揽在身边,跟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引领孩子了解他们不能直接感受到的事物,诸如动物、植物、人物、事件等,带领孩子进入知识的殿堂,了解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在家长全身心投入的这个过程中,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孩子的心田。孩子深切地感受父母深沉的爱怜,充分享受得到父母之爱的幸福,家长对孩子的感化作用就会大大加强。这样,孩子就会逐步增强对父母的依恋,爱戴,尊重,并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一个让家长满意的孩子,以自己的行为取悦于家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