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赵忠心家庭教育
赵忠心家庭教育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077
  • 关注人气:7,5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之三十:《老人的心思》

(2024-10-08 06:13:39)
分类: 随笔

随笔之三十:《老人的心思》

喜  迎  重  阳  节!


随笔之三十:

《老人的心思》

赵忠心

 

在《现在的父母都是偏宠偏爱哪些子女?》一文中,我列举了八种对象:

一是子女中的最幼者;

二是性别不同的多子女中唯一、特殊性别者;

三是多子女中聪明伶俐、出类拔萃者;

四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优良者;

五是多子女中身体有残疾或体弱多病者;

六是多子女中相貌出众者;

七是单亲家庭中的孩子;

八是再建家庭中自己的亲骨肉或对方的子女等。

这是年轻父母容易偏宠偏爱的对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到了老年,偏宠偏爱对象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我原配夫人的父亲,就是我原来的老岳父,他家是两男三女,共五个儿女。多少年来,他最看不上眼的,是他的那个二儿子,就是我的“小小舅子”。要品行没品行,要本事没本事。从小到大,经常给家长惹麻烦,没少让老岳父操心劳神。

可到了老年,我惊讶地发现,他老人家却特别地关注他的那个不争气的二儿子。

有一次全家人聚会,其他四家人全都到了,就剩下这个二儿子一家人因路远未到。大家怕饭菜凉了,就动员老爷子说:

“爸爸,咱们先吃,省得饭菜都凉了。边吃边等吧?”

老爷子摇摇头说,还是再等等吧。等啊,等啊,直到等齐了,老爷子才动筷子。

老岳父家地处原宣武区椿树街道,当年房子要拆迁,获五十多万拆迁款。

五十多万,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如果所有儿女都有房子,这拆迁款好分配。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儿女家里都有房子。

我作为大女婿,首先主动表态说,我们学校有房子,我们一分钱也不要。夫人特别理解我的善解人意,高姿态,感激我为老人分忧解愁。

老岳父的大儿子,我的大小舅子,孩子的大舅,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在中央部委工作,是一个司长,也表态说不要拆迁款。

老岳父听我和他的大儿子这样一表态,长长地嘘了一口气,紧张的神情变得松弛。原来他老人家一直在为“僧多粥少”,拆迁款怎么分而发愁呢。

其他的子女大小都都有房子住,只有这个不争气的二儿子一家三口没有房子,一直跟岳父住在一起,岳父很想用拆迁款给他买套房子。如果五个儿女平均分配的话,肯定无法给二儿子家买房。我和我的大小舅子表示不参加拆迁款的分配,减轻了岳父的心理压力。那个时候,有二十多万就可以在京郊购买一套百十米的两居室,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老岳父年老耳聋,不能亲自主持拆迁款的分配,就指派我的夫人主持分配。因为她是兄弟姐妹中的老大,是弟弟妹妹们的大姐。

夫人做主,没有将拆迁款平均分配给其他的三个弟弟妹妹,而是按照老爷子的意图,首先给老爷子的二儿子买一套房子留下足够的钱,剩下的拆迁款按照两个女儿生活条件不同,分给适当的拆迁款。对此,虽然个别女儿略有微词,但经夫人和我的耐心劝导,很快也就平息了下来。

老爷子考虑得很实际。几个儿女,尽管学业、事业、表现、让父母操心多少差别很大,但手心手背都是肉,希望儿女各家都能过得好。虽然这个二儿子从小到大,经常惹他生气,从未让他省过心,他这一辈子也从不喜欢这个二儿子,但也不能让二儿子一家三口睡在马路上。

我们赵家是兄弟姐妹三个,我一个妹妹,一个弟弟。我父亲去世很早,1945年。那时,我四岁,妹妹两岁,弟弟一岁。是母亲一个妇道人家辛辛苦苦一手把我们养大成人。弟兄姐妹三个都很孝敬母亲,从不让母亲着急生气。

我在北京工作。妹妹一家在老家县城,妹夫是副县长、县人大主任,我们两家条件还可以。我弟弟在石家庄工作,16岁参军,是转业军人,没有学历,收入少,条件比较差。家里还有病人,日子相对来说是比较紧巴。我们农村老家的房子卖掉以后,我和妹妹一分钱也没要,都给了我弟弟。

母亲对我家和妹妹家很放心,使她牵肠挂肚、天天惦记着的就是我的弟弟一家。母亲临终前,把我和妹妹叫到病床前,嘱咐说:

“你们两家过得还不错,我很放心。我最惦记的就是你们的弟弟,他们家过得不怎么好。我走了以后,你们要多多照顾你们的弟弟一家人。”

《格言联璧》中说:“父母所欲为之,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之,我亲厚之。”这意思是说,父母亲生前所致力的事,我要继承;父母亲所垂念的人,我要厚待他。这就是孝敬。

1996年母亲走后,我和妹妹时不时地帮助、接济弟弟家。弟弟和弟妹非常感激。我说不用感谢,这是娘临终前嘱咐我们的,我们是在落实娘的遗愿。帮你们,也是我们兄弟之间的情谊,尽我们的扶助义务,应该做的。

父母对儿女的爱,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步发生变化。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还年轻,爱儿女往往缺乏理性,那个儿女有出息就更偏爱一些,往往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

人到老年,对儿女的爱就比较趋于理性,更加彰显出人类善良和怜悯、同情弱者的本性了。

(2016年6月27日星期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