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之五十七:《教养》

(2024-10-03 06:40:04)
分类: 随笔
随笔之五十七:《教养》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我的《家庭教育学》一著作,为教育部指定的全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和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1994年初版,2001年出版第二版,这是2017年出版的第三版。至今,已印刷二十多次。是同类教材中发行量最大的,是我国家庭教育领域绝无仅有的“长销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7号院一号楼。邮政编码:100081   邮购电话:(010)5875.8866    5875.8833

=================================================

(此文发表于广东汕头《孩子与家庭》杂志2017年第一期)

随笔之五十七:
《教养》
赵忠心

         昨天上午,跟我们住同一楼层的邻居王老师,带着她两岁多的大外孙小九来我们家串门。
       我和老伴都喜欢孩子。我们家的孙女和外孙子不跟我们住在一起,也都都长大了,都上学了,平时很少来我们这里。家里来了一个小孩子,我们喜出望外,自然很高兴。
        在我家大客厅玩着玩着,说时迟,那时快,小九“我要尿尿”的话音还没落,就迫不及待地要“放水”。
       只听“哗”地一声,眼瞅着就在我家小时工刚收拾干净的木地板上,痛痛快快地撒了一大泡尿。幸亏他穿的是开裆裤……
        逗得我和夫人哈哈大笑!这孩子真有意思。
       见我们都乐得不行,小九站在那里,先是一脸惊讶,而后,一瞬间,变得有点儿不好意思,感到难为情了。
       孩子的姥姥一看就急了,一个劲儿地责备外孙要撒尿,怎么不早说!这孩子……
       姥姥的责备,使小酒感到局促不安,觉得自己真的是“犯了大错”,”闯了大祸“了。
       我赶紧宽慰王老师说:
       “没关系!没关系!我家孙女小时候来我们这里,一进门我就把她屁股上那大绵羊尾巴似的尿不湿给摘下来,彻底解放她的小屁股,不让孙女受那个’洋罪‘。
         “小孩子都贪玩、贪吃,一玩起来、吃起来就聚精会神,全身心投入,就是憋尿也不撒。常常是不由自主地随时随地撒尿。
     “我家的孙女小时候,在我家各个屋子的底板上,沙发上,床上,哪儿哪儿都尿过。我们从不在意。人们都说‘童子尿’是中药,喝了还能降火呢。小孩子尿泡尿,没关系的,没关系的。“
        小九这孩子虽然只有两岁多,但给我印象很好,表现得很有“教养”:
        他姥姥跟我老伴去我家小客厅说话。我一个人在大客厅陪着小九玩。
        小孩子都贪吃,我给他吃老家人送来的小米面的锅巴,很薄,很脆,很香,放在嘴里一嚼,还噶本儿噶本儿地响。他很喜欢吃,吃了一块还要吃。
       其实,我家的锅巴就在茶几上,伸手就可以拿到。我说:
         “小九,你自己拿吧。”
       但他按兵不动,不自己动手拿,只是对我说: 
      “爷爷,我还吃。”
        他让我给他拿。我又递给他一块。吃完了,说还要吃。我又给他拿一块。
        我觉得,这个孩子的家庭教养不错,有规矩,到别人家要吃东西,不自己动手拿,不随便动别人家的东西。想吃,也有克制能力,不放任自己,知道请求主人给他拿。
        我看那孩子喜欢吃,临走时,我让孩子的姥姥把剩下的锅巴带走回家吃。
        姥姥毫无商量地说:
      “谢谢赵老师!不能连吃带拿。不能惯他这个毛病。”
        小九姥姥坚决拒绝了我的提议。
        有的孩子,在家里惯得没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独占,独霸,独吞,独享,不许别人分享。哪个大人馋嘴,要是尝尝他的好吃的,孩子会不依不饶,撒泼打滚儿,大哭大闹。到别人家看到好吃的东西,就像在自己家里那样拢在自己的怀里,自己随便拿,随便吃。有的还是连吃带拿,觉得好吃,还没吃够,临行时还得带着走,家长也不管。
       这样,就显得过份了,有点儿贪得无厌了,丢人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反映有的做父母的教育思想上有错误的观点。认为小孩子不能管束、限制过多,过死。不能给孩子定过多过严的规矩,应该让孩子随心所欲。怕规矩过多过严,孩子受压抑、受磨难,限制了孩子个性的发展。
       因此,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任其为所欲为。其结果,必定是培养出没有任何规矩,显得很没有教养的孩子。在自己家里,家长还能容忍,到外边就要丢人现眼了。
       说到这儿,我想起了我儿子小时候的一件事。
       那是儿子刚上小学那会儿,也就是一二年级。一次,他妈妈让他去一个同事康老师家送个什么东西。那同事离我们家不远,也不过大马路,就派遣儿子一个人去了。
       儿子回家以后,说:
      “妈妈,康叔叔给了我一根香蕉。香蕉是很好吃,我坐在他们家的沙发上,是一小口儿一小口儿地吃的。我没有狼吞虎咽,就像没吃过没见过似的那样。”
       我在旁边听到了,很欣慰,夸奖儿子说:
         “我的好儿子,你很绅士。没给爸爸妈妈丢脸!”
       家长必须明白,人的个性是个中性名词,有的是好的,有的就不是好的。并不是所有个性都值得“发扬光大”。即或是好的个性,也要受到环境的制约、限制,不能放任。
       唐代诗人卢肇的《嘲小儿》一诗中说:“贪生只爱眼前珍”。是说,小孩子见了好吃的就想吃。“贪生”则是说小孩子天生地就贪吃。贪吃是小孩子的天性,这是正常的年龄特征,说不上是什么缺点,没必要责备。
       但贪吃,也要有规矩。比如,在公共场合抢吃抢喝,吃没吃相;到了别人家就像是在自己家那样随意,连吃带拿,那就让人笑话了。
       我喜欢王老师家这个外孙子小九,知道在别人家做客要约束自己,有底线。
      也暗暗地佩服这孩子的姥姥、姥爷懂得人情世故,教育训练得好。
(2016年10月1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