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之二十四:《婆婆也是妈》

(2024-08-18 05:11:56)
分类: 转载
前言
赵忠心

        家和万事兴。
       当今社会,婆媳关系是家庭关系中最难处理的一对关系。婆媳关系不仅关系到整个家庭的和谐,也关系到给孩子创造什么样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我很重视婆媳关系问题。
       我一直想搜寻一个正面典型,终于发现了。这个年轻人的文章,很值得一读。
      这个儿媳妇对待婆婆的态度,一是源于她心地善良,能将心比心,善解人意,理解婆婆。这是最根本的一点,也表明从小接受了优良的家庭教育和家风熏陶。
       二是她心胸开阔,有大局观念,宽宏大量能包容,就像包容自己的娘家妈那样,包容婆婆的不足。与婆婆相处,遇到看不惯的婆婆的行为举止,不企图改变婆婆,而是求同存异,适应婆婆,这是从内心深处对长辈的尊重。
       三是社会适应性强,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很强的心理自我调控能力。与婆婆发生矛盾,主动避让,不激化矛盾,自觉克制不良情绪。
       所谓“婆媳关系好”,不是说婆媳间没有矛盾。而是双方都推崇“和为贵”的信条,不任性,都高姿态,能主动化解矛盾
       这个儿媳妇的身上具有豁达、开放、包容的时代特征,令人钦佩。
       谁家有这样一个通情达理的儿媳妇,能有婆媳关系问题吗?
       谁要是娶了这样一个顾全大局的媳妇,丈夫能对她不好吗?
原文地址:婆婆也是妈作者:绿蜻蜓_kkf

 

==================================================================

《婆婆也是妈》

绿蜻蜓


提笔写写婆婆大人源于老公的一句调侃。

周末看婆婆回来,把她老人家一天中令我哭笑不得又郁闷不已的几件事说给老公。老公听后,大笑说:“你可以写篇文章了,题目就叫《我的婆婆》。”不对,如此婆婆!更好,嘿嘿嘿……

婆婆成为我的婆婆已经整整20年了。尽管同很多媳妇一样,对自己的婆婆有诸多不满和意见。但是,我和婆婆之间从没当面红过脸,最大的不高兴就是心照不宣地生生气。

婆婆的性情、习惯和我差异很大。生活中为避免冲突和不快,我采用客气加回避的方式来对待。从内心来讲,为了做到这一点,婆婆也做了很大的让步与克制,而这对婆婆来说实属不易。

老公有个绰号叫“三把手”。每次回老家,村里年纪大一点的都这么叫他。起初很纳闷,后来听解释才晓得,小时候老公认定家里的一把手是娘,爹是二把手,自己是三把手,统领哥哥、姐姐和妹妹。这成为全村的一个笑柄。因此,也有了这个跟随了他40年的绰号。所谓童言无欺,至少看出婆婆一贯的“霸主”地位。

关于婆婆的刚烈果断,还有一个老故事。

一次拉家常,婆婆讲起自己年轻时和公公吵架跑回娘家一事。说是过了三天,公公居然还没来接她回家。左思右想不对,立马回家去挑稻子。我非常不解,问啥意思,婆婆说:

“出嫁的女儿,总不能白吃娘家的粮食啊!”

我简直笑翻了。到这时,不是对公公的态度气愤伤心,而是担心娘家吃亏,真是非凡的气度啊!

婆婆性格豪爽,而且争强好胜很要面子,干活做事不甘落后。农村里最大的能力就是庄稼活儿好,插秧、割稻、打麦子……样样农活婆婆都拿手。

她一辈子坚信:“地里的庄稼跟着人的力气走”(听的次数多了,领悟到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意思)。要是自家种的庄稼比不上别人家,用她的话来说:“真要活来死的。”

婆婆来自农村,处事泼辣强悍,一辈子不求人,也不怕人。有人曾自以为是地当面讥笑她处世不够精明,她便一字一句慢悠悠回应:

“我么是个呆子。我这个呆婆子娘生的儿子能不呆么!”

当场把对方臊得下不了台。因为说笑她的人有两儿子,日子过得并不舒坦。真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若不是亲眼所见,真不知我的婆婆如此之强悍。本分人,不怕人,也不欺负人。强悍的婆婆,养育的子女也都正直刚强。

大儿子经过多年摸爬滚打,在别人眼里,气宇轩昂,也称得上个小老板;老公是婆婆的小儿子,靠读书走出农门,成为一名机关干部。这在村里也算少有,为此,婆婆很自豪。

婆婆下地干活不偷懒,为人干脆利落。但感情略显粗放,生活上有些粗枝大叶。据说,小时候老公和大哥在家贪玩闹得鸡飞狗跳,什么打翻油盆、踩死小鸡崽、甚至把小妹妹玩得掉到水塘里,都只要稍加掩饰,就能蒙骗过“一把手”逃过一场场“劫难”。

很懂得挣钱的婆婆生活上一向节俭。给她的钱,舍不得花便到处塞,床垫下、衣柜里,这次回去又说丢了300元,“怪自己老糊涂,恨得只好不讲了。”

我安慰说:“不急,丢不了,或许哪天会在什么地方出现的。”也跟着自欺欺人,不然,能怎样?

婆婆不善家务厨艺,印象中基本上吃不上她做的饭菜。让她做饭、洗衣、带孩子,就是有意为难她。所以,五个孙辈都不是她亲手带大。这似乎并没影响孩子们跟她的感情,真是赞叹血缘力量的神奇!

婆婆也不太会持家。家里的物件,不管有用没用都舍不得丢,随心所欲地放着;地里的农副产品,只管收不管用,常常见到收获的豆子、谷物,新接陈、陈接新,最后出虫或霉变,只好扔掉。

起初,为她可惜。后来,学会跟她索要,发现婆婆还是很爽气的。近年来,夸她原生态的农产品远比超市好多了时,婆婆出手更是慷慨了。若是想偷懒吃回现成,买些鱼肉回家,夸婆婆鱼烧得好吃,婆婆还真是骑虎难下地为我们做顿饭菜。呵呵,看来婆媳沟通是需要技巧哦。

虽然,长期不满意婆婆的粗心和邋遢,但是感觉婆婆对我还是比较满意。养儿方知父母恩,婆婆是老公的娘,应该就是我的妈。多年相处,责任转化成亲情,再说年龄大了哪能像年轻人一样麻利?

更何况,很快自己也会成为一个年老的婆婆啊。一个人几十年养成的生活习性,哪能轻易扭转?我慢慢地学会去包容婆婆,尽量地用自己整洁的形象去影响她,或许这样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吧。

今年婆婆已经七十二了。尽管身板硬朗,动作强劲,还是发觉,随着年纪的增大,特别是公公的离去,性情脾气“委婉”了很多,独立要强的婆婆也开始需要依赖。

如今村里的土地被征收,婆婆有了社保。可地里的活依然不肯丢,没有田地,她就四处开荒,老公常常为此埋怨她。

我嬉笑:既然喜欢大刀阔斧修理地球,我们又何苦逼她小心翼翼改学绣花呢。唉,一辈子了,随着她吧。

===========================================  

后记:

    这篇小文写于20124月。春去冬来,婆婆今年七十六了,干农活的力气依然很大,刚烈的小性子依然如故,一切该发生的故事依然在发生……我想,这不仅是老人家的福气,更是我们子女们的福气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