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杂说”之一百五十五:《儿女小时候的日记片断》

分类: 家教杂说 |
和女儿、女儿的两个儿子。2017年。
=====================================================================
《儿女小时候的日记片断》
赵忠心
按语
我有个记日记的习惯,从1965年工作以后就开始了。时至今日,我一直在坚持写日记,从未间断过。我的日记本摞起来,跟我的著作差不多一般高。
有朋友到我的书房看到我摆在书橱上的著作,说我是“著作等身”。我的日记,是另外一个“著作等身”。
自打有了孩子以后,除了记录我生活、体会、感想之外,也记录了我的孩子小时候生活的点滴。
儿子是1969年7月10日出生,女儿是1974年2月“龙抬头”那天出生。两个孩子相差五岁。
1977年哪个时候,我正在师大附中任学校党总支书记,又正主持紧张的落实政策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忙得不行,给孩子记日记只能是断断续续了。
儿女长大成人,有了孩子之后,我交给了他们,他们都视若珍宝收藏了起来。
1977年
(女儿3岁)
女儿说要吃一块糖,同时伸出一个手指,晃来晃去地展示给我们看。似乎我们大人也不懂得什么是“一”的含义。
因为我们对她说一个数字,怕她不明白,便给她展示几个手指头的具体形象。女儿这样做,这是对大人动作的一种简单模仿。
1978年2月25日
(女儿4岁)
女儿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晚上一钻被窝,就要摸着爸爸或妈妈的脸。只有摸着大人的脸才能入睡,很烦人。
今天,她又要摸妈妈的脸,我说:
“你再摸妈妈的脸,我就给你写在我的书上(当时我正在写书),像刚才我给念的那书上的小红一样,他小手很脏,姐姐不让他摸小人书!”
女儿急了,腾地从床上坐起来,用手指着我大声说:
“不许写!你给我抹了,抹了!”
说着,快要哭起来。
“好,好。我给你抹掉了。”
我赶紧用手在我的书稿上比画着抹了两下,她才放心地躺下睡觉。
1978年5月30日
(女儿4岁,儿子9岁)
昨天晚上,女儿已经上了床,要脱衣睡觉了。她突然说:
“我们老师说了,谁‘发现’好,就评谁是红孩子,老师带着去瞻仰毛主席仪容。”
儿子听了,给她纠正说:
“什么呀!不是‘发现’好不好,而是‘表现’好不好。真是不学无术!”
1978年6月20日
(女儿4岁,儿子9岁)
昨天下班后,我从幼儿园接女儿回家。在路上,女儿在我自行车后衣架上坐着,对我说:
“爸爸,老师说了,要我们回家把手绢洗干净,明天有人到我们幼儿园来检查,其中也有公安局的。如果谁的不干净,就要让公安局的把谁带走。”
这是老师在吓唬他们,怕他们不记住老师的要求,她却信以为真了。(这样吓唬孩子恐怕不妥吧。)
1978年6月25日
(女儿4岁,儿子9岁)
儿子考试回来,并不因为没有答好题目而懊悔,照样很轻松地玩儿。我说:
“小凯(儿子)心态倒是很好,不管考得好不好,就是一个玩儿呀!不像大学生考不好,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儿子听到了,发开了脾气,说:
“今天我不吃饭了!我不吃饭了!”
嘿!没考好也理直气壮。我也有点儿火,一气之下我要把他轰到门外去。
女儿急了,一只手拉着哥哥的手,用另外一只手指着我和她妈,声色俱厉地对我们说:
“我今天看你们的行动,看你们改不改,让不让哥哥吃饭!不让哥哥吃饭,我也不让你们吃饭!”
看小女儿那一本正经、义正词严的样子,我差点儿没笑出来。算了吧。
“好,都吃饭吧,吃饭吧。”
我只好妥协,屈从女儿的严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