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之一百四十九:《养儿防老?》

(2023-12-01 06:01:23)
分类: 随笔
随笔之一百四十九:《养儿防老?》


随笔之一百四十九:
《养儿防老?
赵忠心

      刚从公园走路回到小区。遇上我校外语系的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同事。她先生早在迁入京师园小区之前,就已去世。
      看来,这位同事是腿脚不成了,推着一辆四个轮子的小车,才能出来晒晒太阳,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我们住在同一幢楼。是在迁入我们这个小区时相互认识的,知道她是外语学院的老师,但交际并不深。
       见她走路这样困难,便顺口问了一下,子女在什么地方?
      这位同事说,她有两个儿女,都在美国定居了。两个儿女轮流回国,一年看望她一次。此前,她去美国一次,再也不想去了,路程太远,乘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真的是受不了了。
       夫人说,我们去新疆讲学,乘坐四个多小时的飞机,都累得不得了。去美国十几个小时的飞机,那可真的受不了。
       像这位同事这样情况,在我们同事中并不是个别的。
       我原在附中 时的一位老同事。夫妇二人都近八十岁,住在我们小区。跟这位同事一样,也是两个儿女,都定居美国。前些年,他们夫妇去过美国,也是再也不想去了,是不能去了,太累人。语言又不通,也没有认识人,很孤独、寂寞。如今,她的腿脚也不行了,拄上了拐杖,先生每天陪着她出来走走路。前些日子,这位老同事的先生患病做了手术,女儿回来看了看,回去了;儿子因为定居,回国探亲的手续比较麻烦,没有回来。她只好每天拄着拐棍出来买菜,侍候养病的先生。
       住在我们小区的我的一位大师姐,八十多岁了。唯一的女儿嫁给了美国人,定居在美国了。这位师姐的先生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了,家里请了一位男护工帮助侍候。在小区院子里,很久没有看到她和她老伴儿了的身影了。
      另外一位近八十的大师姐,一女在英国定居,一儿在外地工作。她的先生也是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只好送敬老院了。她最近住院了,自己患癌症,已经扩散,大夫说无力回天了。给儿子打电话要他回来,儿子回复说,只能给钱,不能回来,回来工作就丢了。在英国定居的女儿有了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只身回来,孩子没人看管。以前,带三个孩子回来探亲,女儿把三个孩子留在家,让老妈给看着,她天天出去会朋友。让女儿回来,不能帮什么忙,只能给家里添乱的了。这位师姐索性不告女儿她家里的实际情况。
      夫人的一位住在我们小区的女同事,先生早就去世了,形单影只,孤苦伶仃。她一个人住着一百多米的房子。独生女在加拿大定居。这位同事,将近九十,拄着两根拐杖,才能出来晒晒太阳放放风。
       我们楼另外一个单元的一家老年夫妇,我们不认识,他们家跟我们家的门牌号码一模一样。前几年,有一次,女儿在网上给我们订购了一件商品,送快递的小伙子看错了单元号码,送到这家去了。老年夫妇打开快递包以后,一看不是她们家的东西。就打电话找到了我们。说,下楼不方便,要我去她们家取。我问,孩子们在哪儿?两个孩子都在美国定居,很少回来。前几年,还常常看到老年夫妇俩,一人推着一辆四轮车,在小区的甬道上踟蹰前行。现在,几年不见她们了,恐怕都被“困”在家里望洋兴叹了。
       我跟夫人在小区散步的时候,看到这种情形,百感交集……
       按照世俗的观点,这些家庭的儿女,出国留学,留在外国,给父母脸上增光添彩了,父母风光了,扬眉吐气了,算是“家庭教育”的“成功”,让很多做父母的羡慕不已。
       儿女获得了“幸福”,无牵无挂,无忧无虑;而父母到了老年,却孤苦伶仃,无人问津,无依无靠,惨了。
       前些日子,我去山东讲课,夫人去看望我的一位住在北三环附近的老同事。她家原有一女,二十多岁去世,是“失独家庭”。如今,她86岁,先生近九十岁,身患多种疾病,已送到敬老院,神志恍惚,命若游丝。她本人膝盖做过手术,走路不成了,拄着拐杖走路都困难。
       夫人心地善良,趁我出差时代我去看望她,还特意为她蒸了些包子,她感激不尽。这是对她实质性的帮助。
      夫人回来说,这位同事去医院看病,挂好号以后,护士说要去另外一幢楼治疗。同事对护士说,我的腿走不了路。护士说,叫你的儿女来帮助您。同事说,我没有儿女。怎么办?两个护士还不错,商量了一下,其中一位护士,推了辆车将她送了过去。
       夫人听了这位老同事的述说,差点儿掉下了眼泪。
      夫人说,过些日子,我还得去看看我的这位老同事,给她送些吃的。她举步维艰,太可怜了,的确是很难。
       住同一个小区的一位老同事,两个儿女都在外国定居,丈夫去世,她行动不便,夫人看着可怜,前些日子,包了些饺子给她送去。到那家以后,看到这位老同事的女儿回国来探亲。那女儿正在梳洗打扮,说,中午将出去会朋友,不在家吃饭。那女儿出门以后,我的老同事偷偷地对我夫人说,女儿回国后几乎不在家吃饭,天天出去会朋友。
       夫人回来生气地说,这个做女儿的,回国探亲也不好好给老母亲做顿饭,多陪陪母亲,还要天天出去会朋友。是朋友重要,还是盼星星盼月亮才把你盼回来的老母亲重要?辛辛苦苦地养儿女有什么用!怎么这么不懂事!这留学“留”的,都“六亲不认”了!夫人愤愤地说,以后再也不给她送吃的了。
       养儿防老?依我看,指望不上。到了老年,还得要学会“独立自主,自食其力,自力更生”。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现如今,养儿不“啃老”,就念了“我弥陀佛”了。
       呜呼哀哉!

(2018年3月19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