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之一百三十一:《丢的不仅是他自己的脸》
(2023-07-02 05:29:58)分类: 随笔 |
随笔之一百三十一:
《丢的不仅是他自己的脸》
赵忠心
(2017年12月16日星期六)
前些日子,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虽事已过去很多日子,但
还总是萦绕在脑子里,怎么也挥之不去。
一位老年人乘坐高铁,列车上的服务人员提醒老人注意维护公共卫生,不要随便在地上扔瓜子皮。老人非但不听服务员的劝告,反而
把手里的瓜子皮任意撒遍车厢通道上,还故意用个脚踢到座位下边。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作为,也许是高铁上的服务员说的那句话,老人不爱听;也许是那位老人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无处发泄无名火。
但无论是什么原因,这样做,都是不应该的。
不论在任何地方、什么场合,老年人都应该觉察得到,旁边的人都在看着我们。要自觉不自觉地提醒自己,事事、处处、时时严于律己,谨慎言行,不能任性,放任自己的言行,给周围的人做出不好的榜样。
我们老年人的行为举止,言谈话语,即或不能给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多大的贡献,但至少也不能肆意而为,污染社会风气。这也算是发挥余热吧。
看到那位老年人在大庭广众之下,那样肆意妄为,真替那位老年人感到羞愧。
中国还有形容老年人的成语,诸如“年高德劭”。“劭”,即“邵”,即高、美好的意思,多指道德品质。是说,人到老年,德高望重。
老年人阅历丰富,年深月久,经过多年生活的历练,道德修养越来越高,越来越懂得如何为人处世。应该是越活越明白,“老成持重”,“老马识途”,树立好榜样,成为晚辈人的楷模、表率。
家风是个精神层面的东西,是家庭成员的精神归宿。
家风是侧重道德方面的家庭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审美取向、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无论家庭社会地位是高是低,家庭生活是富还是贫,家庭组建时间是长是短,家庭规模大是小,任何一个家庭都毫无例外地具有特定的家风。
家风有好,也有坏,有正也有不正。就是说,家风有是有非,有善有恶,有美有丑,有荣有辱之分。
家风对一个家庭来说,非常重要。
对内,家风对家庭成员具有熏陶、感染、导向的作用,决定家庭关系是否和谐,家庭生活是否幸福;
对外,家风反映一个家庭的社会形象,决定一个家庭的社会评价,决定人缘好不好,人脉广不广。家风好不好,对社会风气也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们中国的家庭,历来有重视家风建设和家风维护的优良传统。
家风本来是家庭这个比较封闭的社会组织形式内部的的一种风尚、风气。家庭以外的人们怎么能知道哪个家庭的家风好不好,正不正呢?
我们每一个人,在单位里,在社会上,也包括在虚拟的网络上,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表现个人的道德修养,也代表着,显示着自己生活的那个家庭的家风,展示着自己生活的哪个家庭的社会形象。责任重大,不可掉以轻心,必须谨言慎行。
我们每个人,在家庭以外,就像是自己家庭的“形象大使”,行为举止表现好,就会给家庭形象增光添彩;行为举止不好,就会给整个家庭形象抹黑。
我们每个人,在家庭以外,作为社会的一员,行为举止表现好,就会为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添砖加瓦;行为举止不好,就会污染社会风气。
因为一个家庭的家风好坏,主要取决于家里辈分最高的人,取决于一个家庭的家长。
家长就是家庭“一班人马”的“班长”,上而行之,下而效之,有什么样的“班长”,就必定会有什么样的“班风”。
让人深感遗憾。
(2017年12月16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