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修养”之一百零四:《我国古代的第二位孟母》

分类: 父母修养 |
一提到“孟母”,人们都会想到,这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圣人孟轲的母亲。她悉心培养孟轲,使之成为继孔子之后的“亚圣”,为历代的《列女传》奉为“母仪”,即母亲的榜样。
古《列女传》中称颂的还有另外一位“孟母”,即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孟仁的母亲。
中国古代,民间广泛流传有一个“孟仁哭竹”的故事。是说孟仁少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十分孝敬。
有一次,母亲患重病想吃竹笋煮的饭。当时正值冬天,竹笋哪能长得出来。孟仁觉得不能满足母亲的要求,很对不起母亲,便跑到山林中,面对竹林伤心地哭了起来。
不料,他的哭声感动了大地,不一会儿,只见竹笋竟真的长了出来。喜从天降,孟仁赶紧抱着竹笋回家,为母亲煮了竹笋饭,母亲吃了病竟然真得好了。
古代撰辑《二十四孝》的人,作诗称赞道: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
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其实,这种故事纯属虚构,只不过为鼓吹封建孝道而杜撰的。
说起这个“孟仁”,历史上确有其人。孟仁(公元218—271年)原名孟宗,是吴国江夏鄂城(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人。起初,孟仁任监池司马、豫章太守,后又为司空,掌管吴国工程建设事宜。
南阳地处河南湖北交界的伏牛山区,虽然要从江夏北去几百里地,气温也还是比较热的,用不着做那么厚的褥子,更不用那么大的被子。邻人感到奇怪,便问孟仁母:
有一次,孟仁的一位名叫冷暖的襄阳同窗好友,课余时间担水时不慎摔伤,不能去上课,孟仁在课余时间,尽心尽力地为冷暖同学补课。
孟仁在跟随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吴国大臣李肃求学时,非常勤奋刻苦,常常夜以继日地不懈苦读,受到老师李肃的高度赞赏,说他将来是做宰相的材料。
然而,学成之后,孟仁却到军中服役,当了一名下级军官。他怀才不遇,深感不得志。
一天夜里,突然下起了大雨,由于房屋破旧,屋漏床湿,连个安睡的地方都没有。此情此景,不禁勾起了他悲观失意的伤感,竟委屈、愤懑地哭了起来,哭得还很伤心。
后来,孟仁做了监池司马,监理官家养鱼业。儿子虽然升迁了,但母亲照样过着清贫的生活。孟仁想,老母为抚养教育我成人,忍辱负重,费尽辛劳,我今天做了官,也该让她老人家享享清福了。我是官家渔业总管,何不……
于是,孟仁从官家的渔塘捕了一些鱼,亲手制成腌鱼干,送给家中的老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