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998年我率祖国大陆代表团去台湾出席海峡两岸家庭教育学术论坛。与嘉义大学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林淑玲女士,我的朋友合影留念。
===============================================================
随笔之一百八十五:
《宴请台湾朋友》
赵忠心
十多天前,五月六日,接到一个台湾朋友打来的电话。
她说她刚下飞机。是在首都机场打电话来的。说,她要在北京逗留两个星期。希望这次能见面到我。
她为何刚下飞机,还没有入住酒店,就迫不及待地在首都机场给我打电话呢?
这事出有因。
前些年,她来北京,我和夫人正在外地。当我们赶回北京时,她却登上了回台湾的飞机,失之交臂,没能见面。她从台湾给我带来的礼物,又原封不动地带回了台湾。
她这次来京,又给我带来阿里山的名茶铁观音,说一定要亲手交给我。为避免再次失之交臂,只好提前给我来电话打招呼。
可事情还是不凑巧。
此次来京,她在机场给我打电话时,我刚刚因病住院。
我说,我也很想见到你。请你要耐心等待。我就是检查检查身体,住院最多不会超过十天。出院后,我和夫人请你吃北京烤鸭。
这位朋友是嘉义大学的教授。我们是1998年认识的。那年,我率一个大陆代表团去台湾,出席第一届海峡两岸家庭教育高峰论坛。那次论坛的发起人,邀请我组团去台湾的,是嘉义大学的校长黄富顺先生。我的这位朋友是嘉义大学家庭教育研究所的所长林淑玲教授,是她负责接待我们。
那次论坛结束后,经我们共同商定,这个论坛形成例会,每年举办一次。祖国大陆这边和台湾那边轮流坐庄,大陆主办一次,台湾主办一次。
此后,我率团去台湾多次,这位朋友来大陆也是多次,见过很多次面,我们是名副其实的老朋友了。
2006年,我们在广州举办一次高峰论坛,在广州见过最后一次面。我从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卸任以后,十多年,没有见面了。
我是五月十五日出院的。稍事休息,
昨天下午,按照约定,我和夫人去宾馆接她到我家坐了一会儿,就特意陪她穿越国家森林公园南园,去了国奥村附近的有点儿档次的四川眉州酒家。那里的烤鸭,我们吃过多次,很有点儿品味,是想请她吃烤鸭。
没想到,她说她不吃肉。我们只好吃的素餐。我们推杯换盏,共叙久别重逢之情,喝光了一瓶法国红酒。
这位朋友是来我们学校讲学。我问她,怎么您先生不跟您一起来大陆看看?她沉默了,说,先生于十年前就因病去世了。
她的先生,我们并没有见过面。但我们知道,她先生是经营保健食品的企业家。1999年,我曾偕夫人去台湾嘉义大学访问,回大陆时,她的先生送我们很多的保健品。那个时候,还不能从台湾直飞大陆,得经香港转机。我们在侵会大学住了两天。
因为我们携带的行李比较多,出租车的后备箱关不上,从机场去侵会大学的路上,后备箱盖是大敞大开的。
去过香港的都知道,那里的马路平直的很少见,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九曲十八弯。在那样的马路上,香港的出租车司机还开车特别地快,就像是刮风一样。到达侵会大学宾馆一看,一大包保健品不知道丢失在哪里了。朋友和她先生的一片心意,很遗憾,不知去向。
在席间,我得知,这位朋友已经六十一岁了。她的一双儿女都结婚多年,还没有给她生育第三代,说是要考验考验夫妻爱情基础牢固不牢固,再说生孩子的事,免得着急麻花地生下了孩子,婚姻再破裂。
她耐不住寂寞,退休了还继续读书学习,读博士。她已经读了两个硕士学位,还读过一个博士学位,现在读的是第二个博士学位。我对她的好学精神表示由衷的敬佩!
我说,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你退休以后,现在还在读博士学位,这不是为了谋职,谋生,没有任何的功利思想;而是为了“乐生”,为了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生活内容更为丰富,生活更为充实,过上质量更高的生活。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
我去过台湾多次。在台湾,我遇到过不少退休以后继续拿学位的老人。台湾已经进入了学习型社会,台湾很多老年人将终生学习理念落到了实处。
(2019年5月157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