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之三十五:《南疆行》

(2018-08-18 07:37:39)
分类: 随笔
支部书记家的果园。
喀什一个村支部书记家。


随笔之三十五:

《南疆行》

2106714日)

赵忠心

  


昨天早八点,准备从自治区党校宾馆去乌鲁木齐市郊的地窝堡机场。

此次进疆讲学,从7月4日至13日共十天,辗转南疆几个市县,任务圆满完成,要返回北京。

那里的早八点,相当于北京的早六点,比北京晚两个小时左右。北京晚八点天黑,新疆晚十点半左右太阳才落山。

临出发,新疆教育厅关工委主任派人送来一些当地的各种水果,有好几箱,我推脱说:

“我们没办法带回去。谢谢你们!我们心领了,还是别带水果了。”

新疆教育厅的朋友执意要我们带着,说让儿女去机场接一下。盛情难却,只好收下。

在去地窝堡机场的路上,赶紧给在北京的儿子打电话,要他去首都机场二号航站楼出口接我们。一出航站楼就见孙女连蹦带跳地跑过来,亲昵地喊爷爷奶奶,扑到我们身边。

这次去南疆回来,感到比前几次都累。究竟是他们安排的日程太紧张,还是我真的老了?

7月4日从北京出发到乌鲁木齐,住了一夜。5日早七点去地窝堡机场,到喀什是上午十点。

把行李放置喀什宾馆,一刻也没休息,便立刻登车去一百多里地的阿克陶县。阿克陶是新疆最西部的一个县,也是中国最西部的一个县,与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

下午两点吃午饭,这相当于北京的十二点。我以为,经过长途跋涉也该休息一会儿。没想到,还没来得及休息,立刻赶到报告厅,给阿克陶县的教师、干部讲课,四点钟开讲。那里是下午四点上班。

两个半小时讲课结束,又立刻登车去百十里以外的自治区驻村工作组进驻的一个维吾尔族村支部书记家里做客。

那里非常富饶。脚下是潺潺的流水,高耸入云的白杨树连成片,到处都是各种果树,那小黄杏树果实累累,煞是诱人,就像是到了江南。

晚饭后,我们返回喀什,因为正在修路,到宾馆已是夜里十二点。南疆人就是夜里十二点睡觉。

7月6日上午十点给喀什市全市的教师、校长讲课半天。午饭后稍事休息,参观访问了一所中学,一所小学。所谓“参观访问”,实际上是座谈会,也是讲课,每个学校两个小时。

7月7日上午,去喀什大学参观讲学。先看了喀什大学在市郊的新建的校区,品尝了学校后勤职工自己种的黄瓜、西红柿,又看了放假后宁静的旧校区,给喀什大学教育学院教师讲了两个小时的家庭教育科学研究问题。

中午(即北京时间下午两点),去我半个世纪没见面的大学的维族老同学买买提。艾则孜的家做客。买买提见到我,老泪纵横,一把抱住我久久舍不得放开。我们互相问候,共同回忆五十多年前的大学生活……品尝了他夫人亲手给我们远道来的客人做的正宗的维族牛肉面。

下午,参观、游览了喀什很有特色的旧城遗址——高台民居。

8日一早出发,乘汽车去阿克苏。五百公里。新疆跟内地不一样,称路程用公里,购买商品重量都是用公斤。一路上都是戈壁滩。

去新疆之前,我原以为“戈壁滩”是给地名。其实,戈壁滩不是地名,是一种地形地貌,全是沙石,寸草不生。一千多里的茫茫戈壁滩这一路上,车辆稀少,几乎没看到一个行人,甚至连飞鸟的踪影也看不到。到达住地,浑身就像散了架子一样。

9日上午,给南疆十个地州的教师、干部培训班讲课半天。下午,参观访问两所学校。

10日一早,阿克苏附近是温宿县来车接我们去他们县。事先并不知道,这又是临时增加的节目。上午,参观访问了一所小学,一所幼教中心,又等于讲了两节课。下午,到那里一个很有名的园林神木园参观,在一个山边近千亩的上千年的古树群,奇形怪状的参天古树盘根错节,根深蒂固,构成了一幅在内地罕见的独特风景,让人赞叹不已,流连忘返。

11日乘机返回乌鲁木齐。12日上午,在自治区党校给北疆十一个地州教师、干部培训班半天。发扬继续革命、连续作战的精神,中午稍事休息,下午接着讲,是给乌鲁木齐市的教师、干部讲课半天。

我讲课有个特点,说是“习惯”也成,特别投入有“精气神”。听众听得越好,我就越来精气神。我的精气神感染了听众,我的激情抓住了听众,没有走神的,也没有走动的。这是我当了一辈子的老师,练就的功夫。

在课堂上,并不感觉累。讲课一结束,走下讲台,就累瘫了,连饭也不想吃。

我年轻时,很少睡午觉。退休之后,每天都要睡个午觉,一整天连续作战不成了,必须把一天分成两段来过。到了新疆,这十天,把我多年养成的午睡习惯给无情地取消了,彻底打乱了我的生活节奏和生活秩序。

年轻时,我几乎天天开夜车,是昼夜鏖战,夜里十二点之前很少睡觉,一般都是在夜里两点上床睡觉。退休后,体力、精力不支了,夫人强制我晚上十点必须上床睡觉。在新疆,晚上十点天才夜幕降临,十二点睡觉。本该早晨八点起床,可我的时差没调整好,仍旧是早晨五六点起床。夜里睡觉时间短,午睡又取消了,睡眠严重不足。

新疆自治区的同志已经是我的朋友了,说话比较随便。他们开玩笑说,您老好不容易来新疆,大家都盼望您老来。来了就要“压榨”您,充分发掘、利用您这个送上门的丰厚的“教育资源”。

对此,我充分理解。也好。客随主便吧。我既然是去“援疆”,援疆就要像个“援疆”的样子,有多大力就尽多大力,我乐于为新疆的的发展和稳定奉献我的余热,尽我的微博之力。

返回北京以后,再“打包休息调整”就是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