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之八十八:
《国家速滑馆》
(2017年4月26日)
赵忠心
昨天的北京晚报刊登了一个消息:《冬奥会速滑馆“冰丝带”亮相——市民即日起可观看设计方案》。还刊登了一个照片,非常漂亮。
为2022年举办的冬奥会建设的国家速滑馆,就建在我们小区对面,过马路就是。离我家也不到200米,可以说是近在咫尺,从我家的餐厅就能够看得到。
为给速滑馆建设騰地方,2008年奥运会使用的简易的射箭场和曲棍球场,在一个月前就开始昼夜不停地破拆。我们很关心破拆的速度,因为听建筑工人说四月二十日左右国家速滑馆要破土动工。每天我都站在我家餐厅的窗前用望远镜眺望破拆的进度。拆除的垃圾还没有清运干净,那边速滑馆就已经动工开建。
国家速滑馆预计2019年完工。2020年初就要举办一次国际性的速滑比赛,以检验速滑馆的功能。
这个体育场馆建成后将成为我家窗外的一景,跟我家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昨天看到北京晚报报道的速滑馆设计方案展览的消息,我和夫人今天下午四点,就迫不及待地赶到到奥林匹克中心区下沉广场,要先睹为快,到奥运工程建设馆,一睹速滑馆恢弘靓丽的风采。
我们不知道展馆具体在什么位置。在下沉广场,从南到北、从北到南,来回好几趟,询问保洁人员、保安,谁也不知道有这个展览。最后,终于打听到了,好不容易才找到,就在下沉广场的最南端东侧。
展馆是下午五点闭馆。一看手表,我们找到时已是四点四十五分,离闭馆时间只有十五分钟,人家不让进去参观了。
我诚恳地向展馆的同志请求,说:
“我们家就在速滑馆的对面,在家里就能看得到,我们很感兴趣。你看,我们大老远来了,别让我们白跑一趟啊。就让我们进去看看吧。”
展馆的同志很通情达理,看我们是速滑馆的“邻居”,便网开一面,让我们进去转了一圈儿。
展览的图片,的确非常美。国家速滑馆以“冰丝带”呈现出椭圆形平面,“马鞍型”造型主要与赛道要求有关,国际滑联规定的标准400米俗话赛道、人工制冰的冰面,以及标准速滑赛道两端各需要有180度弧等相关要求,在场馆设计方案均得到很好落实。速滑馆建成后,将成为我家附近的一个标志性的建筑物。
速滑馆占地面积17公顷,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座位1万2千个。场馆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60米,地上四层,地下两层。
国家速滑馆建成后,正对着我家餐厅的窗户。抬眼远眺,那是森林公园生机勃勃的茂密森林,绿色将作为背景,与美轮美奂的国家速滑馆相映成趣,是我家窗外的一副独一无二的立体的风景画。两年之后,我们边吃饭,就可以边欣赏速滑馆的美貌。
我们是2005年入住现在的小区的,见证了2008年奥运会主要场馆的建设。距离我家五六站地的鸟巢、水立方等,是我们进城去学校的必经之路,从挖地基到建成,见证了建设的整个过程。后来,在我家对面建设的国际网球中心,也是我们亲眼见证的。
现在,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的西南角,正在建设一个大型的滑雪场,进展非常快。是在平地上搭建的铁架子,很高很高的,几个滑道,上面铺上雪白的滑板。我们每天去公园走路,都要看一看进度。
滑雪场广告已经展出:今年六一就可以接待青少年滑雪。
到这些场馆建成以后,我们这里就热闹了。国家网球中心、国家速滑馆、滑雪场,就在我们家附近。
将来,速滑馆建成后,大家来参观场馆或观看比赛,欢迎大家到我家来喝茶。
(2017年4月26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