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之三十三:《比尔。蓋茨巨吝的謎底——幸福觀》(二)
(2014-03-02 07:44:30)
标签:
育儿 |
分类: 转载 |
蓋茨擁有全球最大的一座金山。他的私家財產換成面額1美元的鈔票連成一線,長度是地球和月球之間距離的19倍!這些錢,無論按照美國中產者還是華爾街髙管們的消費水準來推算,蓋茨一家,即使啥也不幹、“坐吃山空”,至少也夠他們享受10000年!
可是蓋茨為什麼花起錢來卻又如此地吝嗇到衣不名牌、食不求精、連個玩具車都捨不得給孩子買呢?要想揭開蓋茨巨吝的謎底,只能從蓋茨的幸福觀上尋找答案了。
事業至上,以苦為樂,追求“我應為王”。
比爾?蓋茨生來聰明好學,志向遠大,而且性格執著,即使與自己的姐姐一起玩拼板遊戲,與同學玩撲克,與朋友一起游泳,他都全力以赴,從不放過任何一次證明自己的機會。
誠如他的一位好友所說,只要他想幹的事,就一定要幹得最好,“弄它個登峰造極”。亦如蓋茨自己的心聲:“寧做一棵禿丘中的橡樹,不願做一株綠州的小草,更不屑於跟在別人後頭一步一趨。”蓋茨的人生格言就是:我應為王。
為了達到“我應為王”的目標,早在創業起步階段即哈佛讀書時,他就出人意料地天馬行空邁出三大步:
第一步,他果斷決定,放棄原來的數學夢(當數學教授,成為一名優秀的數學家),轉攻更適合自己的電腦軟體事業;
第二步,他與好友艾倫一起,抓住商機,苦幹八周,成功地編寫出剛剛問世的微型電腦的軟體,進而創建了自己的微型電腦軟體公司;
第三步,他果斷地從出了約20位總統、副總統,37位諾貝爾獎得主,以及其它無數精英的長青藤大學哈佛大學退學,集中精力從事自己的微軟事業。
可以斷言,沒有這起始的三大步,就沒有今日的蓋茨、今日的微軟。
也為了達到事業有成“我應為王”的目標,蓋茨如同拼命三郎一般,沒明沒夜地投入心愛的微軟事業。在商海搏擊的漫長歲月裡,蓋茨加班無其數,加奌無其數,愛玩愛家的他,每年的休息日只有短短幾天。
蓋茨這樣形容自己苦熬苦拼後的心情:“每天早晨醒來,一想到所從事的工作和所開發的技術將會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影響和變化,我就會無比興奮和激動。”正是這一獨特的激情文化,激勵著很多微軟人都對自己的工作充滿激情,幹起活來,像蓋茨一樣的拼命,成為造就微軟輝煌的巨大原動力。
同樣地,在電腦技術迅猛發展、電腦商戰波詭雲譎、十分殘酷的爭鬥中,蓋茨與他的微軟團隊,殫精竭慮,謀劃策略,就企業的創業、經營、管理、決策及創新等重大問題,不斷地探索、錘煉,
追求過普通人的生活
蓋茨不是苦行僧,他在追求事業有成的同時,也在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
幸福一詞,按照詞典的解釋,就是使人心情舒暢的境遇和生活。
自古以來,人們對幸福的認知與追求,就各執一詞也各行其道。“釆菊東蘺下,悠然見南山”,此時陶淵明的心情應該是很舒暢的,這個“心情舒暢”來之於悠哉遊哉的園耕生活;寄居賈府、坐享錦衣玉食的林黛玉,不僅沒有絲毫的的舒暢,反而時時感受著風刀霜劍嚴相逼的淒慘。
更有報導說,現今某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富翁,家庭生活不和諧不幸福,有的甚至鬧出身敗名裂、家破人亡的慘劇。這說明,營造心情舒暢的境遇和生活,必須具有一定的物質條件,沒有必要的物質基礎,饑寒交迫,病痛纏身,命都保不住了,哪來的心情舒暢?但物質條件是否優裕絕對不是生活幸福與否的同義語。
也請注意蓋茨上述話語中的兩個關鍵字—“過分”和“享受”,蓋茨不是宣導大家不要享受,而是告誡人們不要過分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