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家教杂说 |
标签: 不让学生在学校显示贫富差异
分类:家教杂说
《外国是如何淡化孩子的贫富意识》
赵忠心
日本中小学明文规定,禁止学生穿名牌服装到学校,并对何为“名牌”做了严格、具体的限定。据调查,此举也得到了占九成的富裕家庭的家长的欢迎。
此外,日本仍有部分小学要求男生一律剃光头上学,为的就是:千篇一律的光头让人难以分辨贫富。日本学校组织学生郊游,由学校统一准备、发放食品,不允许自带;零花钱数量也有限制,带过多要没收。这样做的目的是不让学生在学校显示家庭贫富差异,而只显示学习、劳动、遵守纪律、吃苦耐劳等方面的差异。
在美国,绝大多数州的中小学依然坚持“校服制”,而且赢得了九成以上家长的支持。支持者认为“千篇一律”的校服尽管从表面上看来,似乎限制了孩子个性的发展,但却成功地避免了贫富孩子在服装上的优劣差别,从而也成功过避免了对穷孩子自尊心的可能伤害。从这一点来看,显然是利大于弊。
在加拿大,中小学大多向孩子们提供免费午餐,因而孩子无论贫富,吃的完全相同。
即便在贫穷的肯尼亚,有幸收到救助的小学,往往给每个孩子都发放一份救济品(如寒衣或食品),而不论孩子是贫是富。
富家子弟也发救济物品,是否意味着是一种浪费?而学校认为,让大家尽可能都能领到一份,穷孩子就会大大减轻心理上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