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杂说”之一百四十三:《1岁的求职者》
(2013-11-27 18:45:44)分类: 幼教杂说 |
《1岁的求职者》
赵忠心
据报道,上海一位年轻的白领妈妈居然为自己1周岁的小宝宝刊登了一则“求职广告”:
“某男孩,1周岁,外表可爱、聪明、活泼。曾荣获××公司举办的“最上镜宝宝”大奖赛一等奖,觅各类需广告影视小演员的广告影视制作公司……”
这位替小宝宝求职的妈妈,因为儿子有过拍奶粉广告,并且获得了不菲片酬的经历,遂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于是,干脆在报上为宝宝刊登“求职广告”。
她认为,宝宝的“出镜率”高,感觉像明星一样,对于今后上幼儿园、升学也有一定的好处。
这是培养孩子的一个典型的“急功近利”的案例。为“1周岁”的婴儿刊登“求职广告”,迄今还没有听说过有“第二例”,这事儿还真是新鲜。
“1周岁”的孩子,还不具备判断能力,没有能力决定自己的“命运”。家长在这种情况下,“擅自”做主,公开“替”孩子发布“求职广告”,这个令人们嘱目的举动,是不是侵犯了孩子的自主权?
做商业广告,能出“大名”,能挣“大钱”,名利双收,那是典型的“名利场”上的事。
“名利场”是一个很特殊的生活领域,过早地让不懂事的孩子进入其中,恐怕只能增强孩子的虚荣心。
一个人靠“出镜率”发达,那是千载难逢的事。当“名星”,那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事。孩子要是对这种事产生了依赖性,那结果是不堪设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