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学习心得
(2019-01-08 14:10:03)本学期我利用空余时间学习了《0-8岁儿童环境创设》的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以及第十七章的内容,综合四个章节的内容我发现每一个章节基本都是从各区域的发展历史、各区域对幼儿的促进作用、教师如何创设有效的学习区以及教师支持各区域的策略这几个方面来讲述的。每一个区域书本都用了一个章节来向我们讲述,可见这些内容是很细致和详细的。书本虽然很厚,但是却并不让人枯燥,因为书中列举了大量与儿童游戏环境创设的相关实例,还提供了各种图片供我们参考,通过观看这些实例,顿时让人茅塞顿开,许多区域创设中的疑惑,都得到了相应的解答,为我们以后创设更好的区域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
《指南》中指出要“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幼儿感受和发现美以及表现和创造美。要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要让每个幼儿在其艺术天性的引领下,按他们自己的能力水平,在艺术活动中大胆、自由地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她们对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受,体验自由表达与创造的乐趣”。本学期我带的是小班,小班的孩子由于年龄小,能力有限,许多题材或者有趣的制作都没有办法很好地去尝试完成,那么小班的孩子可以玩些什么,探索些什么。在为孩子创设美工区时,我常常不知道该为孩子提供哪些材料或者是提供哪些主题,让小班的孩子不因为能力的限制能够玩转美工区。在《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一书中讲述的如何创设艺术区就给了我一些启发:
一、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有东西可玩
幼儿的有益经验是在操作与探索中通过自身的活动获得的,我们要选择适合他们发展水平的实践活动及材料,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和表现的机会。因此我们可以在美术区投放各种丰富的材料例如:油画棒、水粉、橡皮泥、彩色纸、彩带、瓦片、石头、毛线、树枝等大量的操作材料;同时,对于这些材料我们应该进行分类摆放,做好标记,便于幼儿的自由取放。我们要给幼儿充分的自由度,为他们创设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艺术氛围。这样当幼儿在操作时,他们就能运用各种感官探索材料的性质,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表现,促进了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活动中,我们不应该因为小班的幼儿容易弄脏衣服或者乱贴乱画乱玩而收起一些相关的材料,相反,我们可以为区域内的幼儿准备一件工作衣,让幼儿能够不受限制地来操作。这样孩子们就能在美工区内如鱼得水,大显身手,积极大胆地表现美、创造美,流露出他们美术活动的迷恋。例如:我在班级中的美工区提供了大量调制好的颜料,并提供了各种幼儿感兴趣的拓印工具(积木、勺子、毛球、瓶盖等)以及纸张,让幼儿能够自由拓印各种物品,玩转各种颜色。而这些材料不仅简单,还是幼儿平时生活中能够经常接触到的,我们还鼓励幼儿去寻找一些其他自己感兴趣的物品来进行拓印。尽管拓印出来的内容杂乱无章,但充满色彩与童趣,幼儿非常的喜欢。
二、有机融合主题内容,让幼儿有内容可玩
主题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创作平台,因此,我们在开展主题活动时要注意根据主题目标和幼儿的需要,开展相应的美工区活动,挖掘其潜在的教育功能。如:在主题活动《秋天的水果》中,我们引入了秋天的相关内容,引导幼儿感受自己所喜欢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在美工区中我们引导幼儿一起去收集了各种树叶和树枝,还提供了颜料、拓印工具、喷壶、纸团、彩纸等各种材料。孩子们将捡来的树枝和树叶进行装饰和涂色,还利用树叶进行拓印,在纸上印下树叶的轮廓,感受树叶的各种不同形态。有的幼儿还和爸爸妈妈将树叶做成了书签,我们还在班级内提供了一面空墙,让幼儿利用纸团印画来绘画和表现秋天的树林。另外我们还提供了秋天的水果和南瓜,让孩子们在水果和南瓜上贴上五官,装上蝴蝶结来制作水果娃娃和南瓜娃娃。正是有了秋天的这个主题,才让孩子们的美工区活动如此的丰富。
三、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有满足感
美工区中,幼儿的作品要尽量以多种形式、多种角度展示,不仅给幼儿带来成功后的喜悦和自信,也能给大家带来积极向上的学习兴趣,也为幼儿作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例如:结合“秋天的水果”的主题,我们将幼儿在美工区绘画的秋天的树林、装饰的秋天的树叶、拓印的树叶轮廓、利用橡皮泥制作的秋天的水果等,或张贴在墙上、或悬挂做成吊饰、或做成隔断、或展示在墙上的作品盒中等等。这样不同的展示方式不仅增加了幼儿的自豪感,作品的呈现让幼儿觉得环境是他们自己的,激发了他们更加浓郁的创作欲望。
作为一名一线的幼儿园教师,我们能为幼儿做的还有很多,无论作为观察者,还是设计者、实施者,在幼儿幼儿园区域环境的创设改变中,我们还要有一个长期的规划,此外我们还要与家长不断的沟通,希望能为儿童区域环境创设做出更多努力,使幼儿各方面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一书不仅让我对美工区的创设有所启发,对于其他区域的创设它也有详细的介绍。我会继续阅读这本书籍,将书中的内容运用于实际的教学之中,为幼儿创设更适应他们的游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