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谈:做事、做人和搞关系

(2022-05-13 10:05:03)
漫谈:做事、做人和搞关系
 
       前几天,听了一个校级领导的报告,报道的很多内容还是比较精彩,有很多思想性的东西,咀嚼过后是会有所启发的。但是,他其中谈到的一个部分我不是很苟同,不知道是他临时起意,还是有所准备,但是通过其语言的表述,这应当是其思想观念中的东西。
       说的是:大家都要首先搞好人际关系。也强调了常言说的:做事首先要做人。在言语表述中,他把做人和人际关系等同起来了。也一直强调:如果不会做人,事情也就做不好。并表示:要和领导搞好关系,你一旦和领导搞不好关系,你就会被穿小鞋,领导也不会用你。
       我一直在认真的听着,希望他后面能够说说怎么“做事”。但是,遗憾的是,他一直就没有说这如何“做事”的事情。我想他是真的为了我们好,也是有感而发,这是他多年生活经验的积累,也是他的肺腑之言,也说明了他的工作思想态度。他身边的人可能都是会“做人”的人,会“搞关系”的人。他会看重那些个会“做人”的,会“搞关系”的人。于是,我感觉:我和他不是同一路人。下次再碰到,绕道而行。
        在今天早晨的一个视频里,一个大学的学者谈到了中国人的搞关系的情况,他说:我们过分的重视了搞人际关系,喜欢窝里斗、上媚下霸、左右逢源,看似在做人,但是却没有做事,所以很多事情没有做好。我的意思是:因为把太多的时间、太多的心事花在了怎么搞关系、怎么做人上面,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此,也就没有多少时间留给去做事了。再说了,如果人做好了、关系搞好了,就不需要怎么去做事情了,那么他怎么还会去花费精力、脑力、人力、财力,去做事的呢?再说了,事情就是那么好做的吗?
        我刚从大学毕业工作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同事,后来才听说他是学校某某部门的一个小领导。平时偶尔接触的时候感觉他对我不是很友善,到我们办公室来下棋的时候也是大呼小叫的,下着下着就经常坐到我的办公桌上去了。我当时感觉他应当是一个有威严的、有点男子汉气概的人。直到一次校长找我们开会,说有关体育特招生的事情。听到办公室的门吱吖吖的慢慢的开了,从门缝里探出一个头来,他的头上有点秃顶,甚是显眼,就听他谄媚的说着:校长,我想向您汇报一个事情。那口气,我当时就趴在桌子上,差点就吐了。(真的差点吐了,我干呕了半天)。他对我们说话和对校长说话的口气、语调上下差距也忒大了,大的完完全全超越了我那幼稚的思维。他那个探着的头,那令人作呕的语调(主要可能是和我平时听他说话的语调差别巨大)这么多年来就一直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我一直想要去忘却,但是估计也就是终生铭记了吧。我当时就给自己说:我绝不做那样的人。
       后来,在工作中,在生活中,在社会上,都会遇到过形形色色的那样的人,那样的事。我也就总会想起他来。后来,他好像也没有做到校长什么的,仕途好像没有发展有多高。于是,我也就更加坚定了我自己的信念。
        这个“
做事先做人”是很值得商榷和推敲的。首先是作为一个社会个体,你首先必须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而这个本职工作就是做事吧。如果不谈本职工作,而去做人,我就不知道这个“人”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再说了:该做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一个本职工作都不是十分胜任的人,这样的人该是什么样的人呢?他在做的“做人”又是如何样的人呢?
        上周晚上训练回来的车上,收音机在播放“两弹一星”的事情,说到了邓稼先。我一路静静的听着,到了车库还没有说完,我就把车停到车库的门口边,里面收不到信号了。一直听完。我静静的缅怀着这些个先驱们,我唯一的感受是:他们在做事。他们在所谓的“做人”方面真的好像没有怎么花费心事,而无论是世界、国家、社会都还是需要这样的执着于“做事”的人。
       如果我们仔细的留心一下,就会发现,那些个口口声声说“做事先做人”、“搞人际关系”的人,就会发现,他们大多数是需要被搞关系的对象,让别人学做他们那样的人、他们都是关系、做人的受益者。他们大多也是通过“做人”、“搞关系”而所谓的成功人士。
        如果让邓稼先、钱老爷子、袁老爷子、终南山老爷子来谈,他们肯定说的都是如何“做事”,莫言好像也不是一个会“做人”的人吧。梁晓声如果天天在想着怎么“做人”,那可能就无法写出《人世间》了,普鲁斯特如果也是想着搞关系,那么他也可能无法安心写出《追忆似水年华》,马尔克斯也写不出《百年孤独》,如果余老师热衷搞关系,我们可能能够看到一个年轻的院长校长,而就看不到《文化苦旅》、《千年一叹》。当你手拿着《瓦尔登湖》的时候,就可能够感受到有些个事情,真的不需要多少的“做人”与“搞关系”了。
        我们有太多的关系学、厚黑学、纵横术,我们的古装电视剧里,帝王将相、王孙公子、皇孙贵族、宦官臣僚、太监宾妃们都是权谋家、纵横家、黑厚家,他们都是在“做人”、“搞关系”,于是,我们就只有还在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了。看完《明朝那些事儿》,给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这些人都是在搞人。也不知道这是因为是当年明月是这么写的,还是历史就是那么回事呢?
       我总结了一下:我们和我们的历史把过多的精力花在了去学“做人”和“搞关系”上,花在了“做人”和“搞关系”上,而社会的发展是需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做事”。当一个社会、单位、个人一味的倡导“做人”、“人际关系”时,那可以说明:这个社会、单位、个人是不怎么有时间去“做事”的。
       我现在觉得篮球挺复杂的,也有太多太多东西需要去学习和研究,教学和训练工作都是“教学相长”的,也有太多太多需要总结、思考、提炼的东西。我的精力有限、智商有限、情商不高,当务之急还是先把事情做好。已经有点惭颜的面对自己的学生教学、球队训练、训练营的训练了。也就没有精力去搞关系、学做人了。
        我曾经多次被人或明示、或暗示过要学习如何“做人”、如何“搞关系”,但是,一方面是天生迟钝,一方面是内心的抵触。也多次想去改变自己,但是,就是没有效果。其实,我经常迷糊:“做人”这个词里的“人”,他或她到底该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我知道了自己是一个“晚熟的人”。
        我总对队员们、学生们、孩子们说:咱们先把事情干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