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决战蚌埠
(2018-05-23 09:37:14)
距离那有点激动的瞬间好似过去了很久,在比赛结束哨响的刹那,内心中泛起的却是片片苦涩。和裁判、师兄握手后,回头和一个个队员击掌拥抱,再和来加油督战的领导同事握手,再和专程从合肥赶到蚌埠给我们助威的朋友们握手,最后和老王击掌拥抱。回头看着我刚才坐过的椅子,我轻轻的坐了上去,低下头,双手扶面,深深地呼吸了几口。身边是队员们相互的庆祝,我的感觉是那么的熟悉。真的很享受坐在椅子上,静静的看着队员们尽情地享受此时此刻的情感峰值体验。在他们那一张张青春活泼的脸上,写满了那发自内心、发自肺腑的快乐和激情。我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我在偷偷的乐着。
在第二天回来章领队的车上,看着窗外飞驰而过农田、杨树、村庄,我静静的回想着从去年在合肥师范夺冠后我们再次起航的过程。
这半年多点的时间,我谨小慎微、谨言慎行、担惊受怕着,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在决赛的最后几分钟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我才如释重负。如果说去年夺冠前,我们是为了这个冠军而去话。而当我们夺冠后,再次激励队员、激励球队去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则过程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也应了那句:夺冠容易保冠难。我的感觉是:夺冠也不容易,保冠更难。
去年寒假,我们想留下来集训两周。但是几天后的大雪打乱了我们的训练计划,队员们改签的改签、换乘的换乘,陆陆续续的各种回家了。一份完备的假期训练计划就被那场大雪给泡汤了,只好让队员各自在家练习,通过现代化的通讯手段督促他们、检查他们。
在合肥师范学院比赛后,我们的战术体系已经完全暴露,如果还是用以前的那些东西,对手都已经非常了解,以后的比赛会非常难打。但是,如果重新建立新体系,时间也完全不够。我们只有在原有的基础上,把各套战术进行重新改良、丰富打法,再加入几套新的战术。去蚌埠之前,看似差不多。但是我们的战术体系有了很多的变化,对比赛细节上、节奏上的要求也更加严谨一些。并为比赛的特殊时刻准备了新的一套阵容。这些整过过程有点扰人费舌的啊。幸好经过多年的训练,队员们能够换位思考、精益求精、不断的总结,这也让我们的诸多改变在蚌埠得以实现。
在这整过的训练期间,我用一种归零的心态,不断的督促队员,在坚持我们自己球队风格的前提下,寻求更多的变化,取长补短、弥补球队、队员的不足之处,从战术上做文章、从球员个人技术上做文章、从球队深度上做文章、从比赛节奏上做文章。这半年,让我深刻的体验到一支稍微有点成绩的球队建设中的种种不易,过程的艰辛只有自己知晓。这也让我对篮球产生更多的敬畏,更多感触自己的不足,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学习。球队建设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很多很多的东西需要去总结、去思考、去完善。看似波澜不惊的表面,背后也许是惊涛骇浪的变化。这些细节的变化才能够彰显对篮球技战术的理解、认知和解读。
我们带着一颗忐忑的心踏上了开往蚌埠的列车。由于部分队员第二天上午有考试,他们第二天下午两点半才到驻地。我们在熟悉场地的时候只有七个人。于是,我联系了财大的同学,请求她想办法给我在晚上再安排一次适应场地的训练。当天晚上八点半,我们开了赛前第一次会议。
在会议上,每名队员都发言表达了对比赛的认知、对自己的要求、对球队的要求。其中队长法如克是这样说的:我们不是来旅游的,我们不是来参观的,我们不是来度假的,我们是来打仗的,这是一场战争。我们要把比赛上升到战争的高度,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从思想上、行动上做出最最完善的准备。这也是我想说的。
整过比赛期间的8天,除了比赛,我们没有踏出旅馆一步。没有比赛的时候,我和老王各自带着几名队员分别到两块场地去看对手的比赛,并用相机、手机录下他们的比赛,仅仅前面两天,我们就收集了几乎所有对手的比赛录像。最让我感动的是:我们第一场比赛上午结束后,中午我们安排我和老王两个人各自去两块场地看比赛。临出旅馆们时,我接到了法如克的电话,他说他和子博几个队员打车去了一个场地,去录对手的比赛录像。在那一刻,我有一种成功的感觉。
老王倒下了。在第二天上午打完比赛,并留下来看完后面两场比赛后,在回来的车上,老王从出租车的前排下不来了。我从后排下车后,直接走向旅馆,听见老王脆弱的呼喊我的声音,那是一种我们彼此二十多年最为熟悉的声音,我知道老王不行了。他瘫坐在出租车前排,下不来了。我和队员搀扶着他下来,扶着他走回旅馆。他脸上苍白,面无血色。闻讯赶来的队员送来了一瓶脉动,他一口干下去一半。他躺在床上了。看着他稳定了一些,我先下去吃饭,因为下午还要去看对手的比赛。我上来时,他恢复了一些。过了一会,他说可以了,他下去吃饭,并带上包,说吃饭后再到场地看一个重要对手的比赛。看着老王高大的、瘦弱的、有点勾着的背影,我心中泛起阵阵酸色。
晚上,我七点半才回到旅馆,他还没有回来,等他回来时,已经八点了。我在楼下餐厅等着他匆匆的吃完饭,通知大家:八点半开会。带着满满的对手资料,我们在一步一步的准备着。
小组赛第二场对中医,上半场最多落后16分,一方面是对方打的太顺了,另一方面,我们在一些环节上做的不够。我及时的调整大家的心态,贯彻既定的战术打法,下半场我们得到46分,最多领先对手9分。他们也是一支强队,他们最后获得了本次比赛的第四名。看来如去年一样,我们这个组还是最强的。去年是我们小组赛的第一个对手安理工打进了决赛,今年差点重演了。但是,这一场比赛,我们再次损失了董景超。这让我真的真的无语啊。
今年的各支球队水平提高都很多,变化很大。去年的八强只有我们和科大了。进入四强后,去年的四强只有我们了。而去年的几支强队有的小组没有出线,有的倒在了十六进八。
半决赛是对阵东道主安财大,赛前他们就说要让学生填满整个场地。在赛前的准备会上,我们集体看了他们的比赛录像,完善的分析了他们的攻防战术体系,并做足了攻防预案。他们的一个端线球战术在和一个球队的比赛中得了近二十分。但是,在和我们的比赛中,仅仅只是造成了我们一次犯规罚球。在赛前布置会的最后,我提出了三点:第一,心态。不要被球迷干扰,不要被裁判干扰,保持对比赛的过程的专注。第二,节奏。一定要按照我们自己的节奏去打。千万千万不要在对方几千球迷的喊声里迷失自己。第三,细节。做好每一次攻防的细节,从细节入手。防守上把动作交代干净,不给裁判机会。进攻上,把战术细节做的更加完善。我、老王、董景超分别注意比赛过程中的问题。他们非常的顽强,水平也确实不错。比赛一直到第四节中段才稍微拉开比分。东道主不好打,如果不是赛前预案做的充分,走入决赛的不一定是我们。他们是未来一支重要的对手,需要足够的重视。
决赛面对的是上届省运会的对手安农大。连续在两届省运会的决赛上相遇,是否也创造了安徽高校篮球的历史呢?上次我们憾负。这是一支非常值得尊重的对手。我非常非常期待这场比赛,也无比期待在这个舞台上再次和他们相逢。在看着他们进入决赛的刹那,我心中无比兴奋,全身充满了力量。看完他们的半决赛,回到旅馆已经快十一点了。洗澡后靠着床头,我和老王交流了对比赛的想法。虽一夜几乎未眠,但我精力非常的充沛。
早上六点,我准时起床,让队员把他们的比赛录像送下来。吃过早饭,我和老王先看了一遍他们半决赛的录像。八点半,队员准时开会。我们再集体看一遍他们的录像。在看录像的过程中,我把他们所有队员的技术特点、战术走位、人员轮转,球队战术体系等等都一一做了分析。
录像看完,关掉电脑,老王主持会议。先是让队员一一对他们的比赛做出总结,并对自己在比赛中如何攻防做出设想。并让从合肥赶来给我们加油的周指导做指示。然后,老王再说出自己的想法。我最后做总结。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及时补充说明。
从他们的优点、他们的缺点,我们的优点、我们的缺点,他们的进攻战术体系、他们的防守战术体系,我们的进攻战术体系、我们的防守战术体系。他们重要的攻击点、习惯的进攻打法,他们的人员轮转,轮转后的攻击手段。针对他们的个别队员,我们设计了a方案、b方案的防守方法。并根据他们队员的战术特点,有针对性的重新调整了我们的人员替换轮转,以便能够对应上他们的阵容特点。最后,我再次重述半决赛最后三点:心态、节奏、细节。十一点五十,会议结束。从六点半到十一点五十。
比赛过程比我们想象的要稍微顺利一些,代维从开局就打开了,全队进入状态非常快。这也是赛前准备的非常充分的原因吧。对方的战术变化都在我们的预案之中,比赛的节奏在我们这边。我们以十多分的优势结束上半场。中场休息时,我再次强调了心态、节奏、细节问题。并让队员提高警惕,做好思想准备,防止他们开局的反扑,即使比分被追上,甚至反超,都不要惊慌,一切按照我们自己的节奏走。并充分做好他们在防守端战术变化的思想准备。
我们一直以十多分的优势压着对手,比赛也如我们的习惯节奏。当第四节他们防守换成半场人盯人时,我感觉到了某些东西。那不是他们习惯的防守方式。他们确实非常强大,阵容的深度很厚。虽然赢了最后的比赛,但比赛的过程很是艰难。
在这八天的日子里,大家过的有点苦。看似以全胜夺冠,但是,每一场比赛都非常艰难,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很多球队的水平都是在伯仲之间。稍微有点大意,估计都会改写比赛的结果。
不以胜喜,胜不骄、败不馁。通过高水平的比赛对抗,我们获得了友情,也更加尊重了对手、尊重了篮球、尊重了比赛。也对比赛的过程产生更多的是敬畏之情。敬畏篮球、敬畏训练、敬畏比赛。也更加珍惜日常训练的每一分钟、珍惜每一场比赛、珍惜每一次赛前的准备会议。
希望通过每一次的比赛,我们的队员都会有新的收获。希望通过每一次的比赛,我也有更多对篮球的认知和理解,从新去解读篮球。
用文字记录下比赛的瞬间,用小结叙述训练经历的过程,用思考激励自己不断的前行。
心中有爱,方能远行!
最后用我们球队的口号:
工大、加油!工大、加油!工大、加油、加油、加油!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