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默写竞赛试卷(必修三、必修四)
(2020-06-17 07:57:48)高一语文默写竞赛试卷(必修三、必修四)
1.《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对自己喜好之物要知足的的两句是:“
2.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说,如果君王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就会出现“
3.魏征认为,国君主持着国家的重任,在天地间占有重大的地位,因而就要“
4.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说:“
5.魏征认为,古代的许多帝王打江山易而守江山难,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忧虑之中往往“
6.《谏太宗十思疏》的十思中“
7.李白《蜀道难》中“
8.李白《蜀道难》中“
9.李白《蜀道难》一诗中,“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两句的句子是:“
11.李白在《蜀道难》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定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12.《蜀道难》说明在很久以前蜀地就建立国家的句子是:“
13.杜甫在《登高》中,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诗句中的句子是:“
14.《登高》一诗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艰,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15.《登高》一诗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天悲凉而又壮阔的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16.《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以自谦的口吻,强调明智之人(帝王)比自己更懂得不积德义不可能
安定国家的句子是:“
17.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18.“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使用了顶针手法,白居易《琵琶行》“
19.《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的诗句是“
20.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从《琵琶行》中选句应是“
21.传说某位皇帝在一次殿试中要求殿试者先念错一句唐诗、再用第二句唐诗补救。第一位考生思索片刻、念道“人面菜花相映红,桃花净尽菜花开”。第一句错念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桃花相映红”、第二句出自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皇上赞许。第二位考生的两句诗更绝:“少小离家老二回,
22.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
23.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24.《锦瑟》一诗中,诗人用“
25.《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26.李商隐的《锦瑟》中“
27.李商隐《锦瑟》中“
28.《虞美人》中
29.《虞美人》一词中以乐景写哀情,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句子是“
30.李煜在《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之外,“
31.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写到“
32.《声声慢》表现作者的愁苦太多太多,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的诗句是“
33.《声声慢》中运用日常生活中的起居、行动、细节来展现词人兀自独坐,百无聊赖,无所依傍的内心世界的句子有“
34.李清照《声声慢》中“
35.温庭筠在《更漏子》中写到“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化用“
36.李清照《声声慢》中“
37.李清照早年曾寄给赵明诚一首词《一剪梅》,其中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之句。而现在自己漂流江南,看到北来的大雁,就自然地吟诵:“
38.《声声慢》中由景入情,情景交融,表达作者情感融入落花中的诗句是:“
39.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具有美好内在品质和才能的句子是:“
40.屈原在《离题》中,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坚贞芳香的植物表现自已操行高洁的句子是:“
4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时不我待,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42.在《离骚》中,写屈原看到时光易逝,担心国君易老、昏聩误国、保守落后的句子是:“
43.作者表明要抛弃污浊的政治,变法改革的志向的句子是:“
44.《离骚》中包含父亲对自己美好期望并给自己取美好名字的句子是:“
45.屈原在《离骚》中,运用互文、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坚贞芳香的植物表现自己精勤修德,践行忠善长久之道的句子是:“
46.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出身高贵的句子是:“
47.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崇尚真理、当仁不让,有强烈的道德觉醒意识的句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