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默写竞赛(必修三、必修四)
(2020-06-17 07:51:36)高一语文默写竞赛(必修三、必修四)
1.《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对自己喜好之物要知足的的两句是:“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2.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说,如果君王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就会出现“吴越为一体”的良好局面,相反,如果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就会出现“骨肉为行路”的可怕后果。
3.魏征认为,国君主持着国家的重任,在天地间占有重大的地位,因而就要“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强调国君应肩负起使国家长治久安的使命。
4.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说:“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他认为,皇上放低身段,多听取臣下的意见,这样就不用担心自己受蒙蔽。
5.魏征认为,古代的许多帝王打江山易而守江山难,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忧虑之中往往“必竭诚以待下”,而成功之后“则纵情以傲物”。
6.《谏太宗十思疏》的十思中“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是说“偏信则暗”。
7.李白《蜀道难》中“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8.李白《蜀道难》中“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9.李白《蜀道难》一诗中,“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运用夸张的手法写蜀山之高险,真可谓“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两句的句子是“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
11.李白在《蜀道难》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定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12.《蜀道难》说明在很久以前蜀地就建立国家的句子是“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13.杜甫在《登高》中,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诗句中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4.《登高》一诗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艰,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5.《登高》一诗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天悲凉而又壮阔的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6.《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以自谦的口吻,强调明智之人(帝王)比自己更懂得不积德义不可能安定国家的句子是:“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17.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18.“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使用了顶针手法,白居易<</span>琵琶行》“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19.《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的诗句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20.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从《琵琶行》中选句应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21.传说某位皇帝在一次殿试中要求殿试者先念错一句唐诗、再用第二句唐诗补救。第一位考生思索片刻、念道“人面菜花相映红,桃花净尽菜花开”。第一句错念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桃花相映红”、第二句出自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皇上赞许。第二位考生的两句诗更绝:“少小离家老二回,老大嫁作商人妇”。第一句错念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第二句出自白居易《琵琶行》,龙颜大悦。
22.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3.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24.《锦瑟》一诗中,诗人用“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25.《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6.李商隐的《锦瑟》中“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两句借瑟起兴,表现出一晃年岁半百的诗人,回首当年,一言难尽的感情。
27.李商隐《锦瑟》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两句描绘了一个物我混同的朦胧意境。
28.《虞美人》中
29.《虞美人》一词中以乐景写哀情,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句子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30.李煜在《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之外,“小楼昨夜又东风”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31.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写到“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说明酒气抵挡不住晚风带来的寒意,更遣不散积聚在词人心头的寒意。
32.《声声慢》表现作者的愁苦太多太多,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的诗句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3.《声声慢》中运用日常生活中的起居、行动、细节来展现词人兀自独坐,百无聊赖,无所依傍的内心世界的句子有“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34.李清照《声声慢》中“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两句,写倍尝凄清寂寞,又经历了一系列磨难与打击,百感汇聚于胸,偏又逢上冷暖不定的深秋天气,令人不知如何是好。表明心灵的创伤难以平复。
35.温庭筠在《更漏子》中写到“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化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语言更精炼,情感更深切,内蕴也更深厚了。
36.李清照《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句,用一连串叠词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为全词定下了一种愁惨而凄厉的基调。
37.李清照早年曾寄给赵明诚一首词《一剪梅》,其中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之句。而现在自己漂流江南,看到北来的大雁,就自然地吟诵“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38.《声声慢》中由景入情,情景交融,表达作者情感融入落花中的诗句是“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39.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具有美好内在品质和才能的句子是:“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这也强调自己才能修养不同于一般人。
40.屈原在《离题》中,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坚贞芳香的植物表现自已操行高洁的句子是:“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4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时不我待,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写时间更替很快的句子是:“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这些句子都表明了诗人自己非常焦虑,担心时光如流水逝去,却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
42.在《离骚》中,写屈原看到时光易逝,担心国君易老、昏聩误国、保守落后的句子是:“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43.作者表明要抛弃污浊的政治,变法改革的志向的句子是:“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44.《离骚》中包含父亲对自己美好期望并给自己取美好名字的句子是:“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45.屈原在《离骚》中,运用互文、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坚贞芳香的植物表现自己精勤修德,践行忠善长久之道的句子是:“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46.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出身高贵的句子是:“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表明自己降生祥瑞的句子是:“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47.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崇尚真理、当仁不让,有强烈的道德觉醒意识(诗人当仁不让,自荐充当楚国政治引路人)的句子是:“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