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说“读书的‘料’”

(2016-07-21 14:36:15)

再说“读书的‘料’”

 

我家里的书,相对于其他家庭,还是比较多的,两个大书柜已放满,茶几上下、床头柜等地方,都放得有书。这些年来,我几乎每年都要购买几百块钱,我自己喜欢看的书报,再加上从单位拿回来一些书。另外,我多年来还养成一个习惯:剪贴,从报刊上剪贴我自认为需要的内容,这样,几十年下来,把它分门别类的装订成册,也有了几十本的“剪贴书”,我家里的书自然就更多了。

我还坚持给我儿子买书。中外童话故事(已被亲戚小孩拿走)、《小读者》、小学和中学版的《实用文摘》、《故事会》、《读者》、《儿童文学》、《青年文摘》,以及一些中外名著等。

每当有亲戚朋友的小孩到我家来,我都告诉他(她)们,我书房里的书,只要他们喜欢看,都可以拿走,送给他们,我最喜欢的,就是爱看书的小孩了。

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从我这里拿走书的小孩只有三个。一个已考上了中山大学,另外两个还小,一个在读小学;一个在读初二,目前还不能完全确定是不是读书的“料”。

考上中山大学的小孩,的确是读书的“料”,从我家里拿走几本《小读者》,是在他读小学期间。记得他那次到我家里,就一人到书房看书,不吵不闹,安安静静,走的时候和我说要“借”几个《小读者》去看,我当时很高兴,说不用借,喜欢看就尽管拿去。这个小孩的父母在他读小学时就离婚了,母亲在很远地方上班,根本就管不了,父亲在就近上班,但也不能全天候的管。从小学到高中毕业,主要靠自己管自己。据说这个小孩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强,9岁的时候就会自己煮面条吃,后来还主动帮父亲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煮饭、洗衣服等。并且,平时父母给的零用钱,主动用来买自己喜欢看的书,这是我到小孩家里,从他父亲那里知道的。我到小孩所居住的房间看了,的确如此。他的父亲装修房子的时候,在他的房间专为他做了一个书柜,已放满了书柜。我浏览了一下,有各种世界名著,有《读者》、《青年文摘》、《启迪》、《作文素材》、《儿童文学》等较为有名的杂志。像这位小孩那样,把父母平时给的零花钱,不是用来到网吧上网、买各种零食吃,而是主动用来买书看,是不多见了,很少。就连我的小孩也没做到。从我小孩目前的学习状况来看,我这个做父亲的,对他明年能否考上重本,或者一般本科,在此无需讳言,我是不抱什么大的希望的,连我小孩他自己,也没有这个信心。实际上,也就是说,我小孩也不是读书的“料”。

说心理话,根据我多年来的耳闻目睹,那位小孩是不是读书的“料”,不说能一目了然,100%的看的准确,但还是能八、九不离十,没有什么大的差错的。因为,是读书的“料”的小孩有一个共同点,看书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都比较高,自己觉得哪一门功课没学好,会主动要求补课。学习上是不要父母操什么心的,也不要父母管。也就是说,与父母的文化水平高低、日常管理的松严,没有什么直接的、很重要的联系。比如,前几年,我所在单位的一位小孩考上了清华大学,他的父母在学习上根本就没有管什么,也管了什么,父亲是铁路生产一线的养路工,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时间管;母亲是家庭妇女,没有什么文化,素质也不高,有时间管,但不管,除了做些家务活以外,一有时间就在牌桌上,整天沉溺于牌桌。还有一位小孩,我最清楚不过了,前年湖南农业大学毕业后,接着考上了清华大学研究生。因为这位小孩的父亲是和我一起入路的,又一同分配到沿线一个铁路工区,我们同事了近三年。这位小孩的母亲我也很熟悉,是从农村出来的地地道道农民,小学文化,家庭妇女。如果说,要管的话,这位小孩的父亲是根本管不着的,因为长期在远离怀化的一线工区上班,目前还是一样;母亲虽是家庭妇女,也只能管做饭给小孩吃而已。据说,这位小孩学习成绩,一直都好,根本不要父母操心,被他周围其他小孩的父母称为:是读书的“料”,可能是高考时,临场发挥不到位,才没有考上理想的重点大学,只能暂时屈就于湖南农业大学而已。“是金子总会闪光的”,你看,他一毕业就以优异的成绩(据说那年他考研究生的成绩是湖南第一名)考上清华大学的研究生。

以上,我举的两个例子都是读书的“料”的例子。下面我再举一个我“知根知底”,不是读书的“料”的例子。例子的“主人公”在怀化市武陵中学读书,这次初中毕业中考,只考得两百多分,有两门课没及格,上高中肯定不行,父母想把他送技校读,他本人不愿再读了。目前,这位小孩已去学厨师了。

我为什么对这位小孩“知根知底”呢!因为他是我农村同一个寨子的一位堂妹的小孩。我堂妹及堂妹夫在怀化开粉馆,这位小孩农村小学毕业后,就被接出来在武陵中学读初中。我经过这三年来的目睹,就感觉到这位小孩不是读书的“料”,放学回来就玩手机,节假日还偷偷到网吧上网,到后来,有些课都不去上,老师打电话来问才知道。根本就没心思学习。有一次,这位小孩到我家里,一坐下来就边充电边玩手机,对我摆在客厅茶几上的《故事会》、《青年文摘》看都不看,我告诉他,不能边充电边玩手机,这样不安全,要他到书房去,那里有许多初中课程的复习书,快毕业了,可拿些自己需要的书去看,他好像不乐意进书屋,几乎就一个转身就出来了,并坐在沙发上,显得六神无主,可能是因为没手机玩吧!

好了,这个话题就说到这里。

“可怜天下父母心”。我希望做父母的,无论自己的小孩是不是读书的“料”,都要尊重小孩的意愿,顺其自然,只要小孩身心健康成长就行,将来走上社会能遵纪守法,正派为人,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生活,就应该是万事大吉了,更何况,工作没有什么贵贱之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员” 啊!

总之,小孩平安、健康、幸福、快乐最重要!一切名利都是过往云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