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姆佩姆巴效应”
(2015-09-22 14:09:13)
标签:
原创随笔 |
“姆佩姆巴效应”
“比萨斜塔试验”说的是,古希腊权威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曾经断言:物体从高空落下的快慢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重者下落快,轻者下落慢。比如说,十磅重的物体落下时要比一磅重的物体落下快十倍。1800多年来,人们都把这个错误论断当作真理而信守不移。直到16世纪,伽利略(公元1564—1642年)才发现了这一理论在逻辑上的矛盾。伽利略说,假如一块大石头以某种速度下降,那么,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一块小些的石头就会以相应慢些的速度下降。要是我们把这两块石头捆在一起,那这块重量等于两块石头重量之和的新石头,将以何种速度下降呢?如果仍按亚里士多德的论断,势必得出截然相反的两个结论。一方面,新石头的下降速度应小于第一块大石头的下降速度,因为加上了一块以较慢速度下降的石头,会使第一块大石头下降的速度减缓;另一方面,新石头的下降速度又应大于第一块大石头的下降速度,因为把两块石头捆在一起,它的重量大于第一块大石头。这两个互相矛盾的结论不能同时成立,可见亚里士多德的论断是不合逻辑的。伽利略进而假定,物体下降速度与它的重量无关。如果两个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相同,或将空气阻力略去不计,那么,两个重量不同的物体将以同样的速度下落,同时到达地面。
如果说,“比萨斜塔试验”作为自然科学实例,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例证;那么,“姆佩姆巴效应”,也同样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例证。
因此,我们不能自以为是,像姆佩姆巴的老师一样就“肯定是姆佩姆巴搞错了”,更不能像古希腊权威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一样错误地做出断言,并且让人们把这个错误论断当作真理而信守不移1800多年。并且还要明白,很多人认为是正确,并不一定就真正确,因为“真理有时候就在少数中”,必须做到,要“寻根刨底”才能罢休,要“眼见为实”才能结论,这是人生的智慧,更是追求和坚持真理的宝贵精神。
(发这篇博文就上班去了!对不起博友们,不能回访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