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堑”
为何不“长智”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
但是,有的单位和部门,以及个人,问题接二连三,事故时有发生,可谓“堑”吃得不少,按理,是应该“长智”
的,从而把安全生产做得更好。那么,为什么就做不到少吃“堑”
或不吃“堑”
而“长智”
呢?
细细分析吃“堑” 不“长智” 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这些单位和部门,以及个人,并没有把吃“堑”
当回事,更没有真正解决问题,汲取事故教训。
如果要进一步分析原因,笔者认为,是因为没有始终做到牢固地树立“安全第一”
的第一的思想,因而也就不能严格标准作业,认真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有侥幸心理,认为安全生产靠“运气”;
作业全过程控制不到位,有“死角”、
有“盲点”;
作业质量得不到保证,质量回检制度落实不彻底;对责任的单位和部门,以及个人,有好人主义思想处理不到位、考核不严,不能形成强大的威悍力;对问题的产生和事故的发生,没有严格坚持“三不放过”
的原则,真正汲取教训;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的思想,不能做到他人吃“堑”
我“长智”;
有“常在河边走,那有不湿鞋”
的思想,错误地认为“吃堑难免”,
只从客观上找原因,不从主观上寻根源,等等。
吃“堑” 不“长智” 怎么办?笔者认为,除了必须按照所分析的原因,一一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出”
以外,更主要的是,要与时俱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责任追究制,严格考核,或撤消他的职务,或处罚他的工资,直至追究法律责任,如此“伤筋动骨”,
才能长“记性”,
尽而“长智”了。否则,或毫发不损、或不痛不痒,吃“堑”
就很难“长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