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里面有“黄金”
巴利亚是一名在美国做投资生意的犹太籍人,他每天有看报纸的习惯,上个世纪60年代的一天,他在报纸上读到这样一则新闻,说日本与美国的贸易之间存在巨大的顺差;两天之后,他又在报纸上读到了美国总统发表的保护美元的声明,他把两条新闻联系到一起,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日元将升值,于是,他便将手头所有的美元全换成日元,还不惜借款,从日本银行疯狂买进日元。
就在美国总统发表声明的10天后,日元开始大幅度升值,巴到亚在这段时间,拿出1美元便可买到360日元,日元升值后,1美元只能买到308日元,也就是说,巴利亚每付出1美元,就净赚52日元,所以大大发了一笔财。
这个事例说明,报纸里面有“黄金”,
关键是要拥有一双善于从报纸的各种新闻信息中,敏锐地发现“黄金” 的慧眼。
时下,全路进行了货运体制改革,这是铁路全面走上市场,增强货运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做为“前店”
的干部职工,一定要不断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努力学习和掌握市场营销知识,除了通过朋友及社会交往、与货主接触沟通等多种渠道,捕捉到货源信息以外,还应该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如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获得货源信息。
在这些新闻媒介中,报纸是最大众化的。它的特点主要是种类多,信息量大,受众范围广,简单易读、易得。
这就要求,“前店” 的干部职工,一定要养成爱读报纸的习惯,做个“有心人”, 才能“ 慧眼识珠”, 发现报纸里的“黄金”,
掌握货源信息,揽得货源。
当然,做为“后厂” 的干部职工,除了立足岗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保证运输安全以外,也不能“事不己,高高挂起”, 也要做个“有心人”,
除了从其它渠道捕捉货源信息以外,还应从报纸上“慧眼” 识“黄金”。 只有“前店”“ 后厂”
的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使我们铁路运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