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品蟹诗撷趣
金秋螃蟹肥美,正是品味螃蟹的好时节。历代文人墨客、名人雅士,对螃蟹的兴趣甚浓,作了不少咏蟹的诗句,为后人品尝蟹馔,平添了几分情趣和韵味。
螃蟹入诗多见于唐宋时代。唐代诗人皮日休曾经参加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他笔下的咏蟹诗一反常态,把螃蟹喻为勇士,由衷的颂扬。诗云:“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中生;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橫行!”另外,皮日休还有一首吟咏海蟹的诗“绀甘青筐染苔衣,乌夷初寄北人时。离居定有石帆觉,失伴唯应海月知。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据传喜欢啖蟹佐酒,诗云:“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李白另外还在《月下独酌》中写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洁白晶莹的蟹肉,鲜嫩可口,在明月下饮酒赋诗,醉卧高台,诗人那一副持螯举觞之态,疏狂高傲之状,跃然纸上。同时代的诗人唐彦谦在《蟹》诗中把螃蟹的生活习性和鲜美之味都描绘出来了,诗曰:“物之可爱尤可憎,尝闻取刺于青绳。无肠公子固称美,弗使当道禁横行。”
宋代大文豪、美食家苏东坡嗜蟹成癖,不仅发出“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
的感叹,而且在江南做官时常以诗换蟹食之,他在《丁公默送螃蟹诗》中写道:“堪笑吴中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 尖” 指公蟹,“团”
指母蟹。生动传神地描绘出诗人以一诗换得两蟹的得意之状,足见食蟹之魅力。还有,同时代的诗人黄庭坚最喜欢吃扬州的贡蟹,赞美扬州贡解美味绝伦:“鼎司费万钱,玉食常罗珍。吾评扬州贡,此物真绝伦。”同时,诗人还深谙食蟹之法,认为蟹性寒,宜伴以少许姜末食用最佳。诗云:“解缚华堂一座倾,忍堪支解见姜橙;东归却为鲈鱼美,未敢知言许季鹰。”另外,黄庭坚还有首咏蟹诗:“怒目横行与虎争,寒沙奔火祸胎成,虽为天上三辰次,未免人间五鼎烹。”诗人借咏螃蟹的体表和横行之态,辛辣地讽刺贪官污吏,指出他们最终难逃身遭禾戮的命运。还有宋时方岳的“黄粳稻熟坠西风,肥入江南十月雄。横跪蹒跚钳齿白,圆脐吸胁斗膏红》。”诗中从不同角度对蟹的特征进行了描绘。
明代著名画家徐渭擅长画蟹,他在一首《题画蟹》诗中写道:“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戟挺青泥。若教纸上翻身看,应见团团董卓脐。”“谁将画蟹托题诗,正是秋深稻熟时。饱却黄云归穴去,付君甲胃欲何为。”
清代大文家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借宝玉、黛玉、宝钗之口,先后咏出了三首螃解诗,分别为“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竟无肠!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铁中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嫰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涤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把大观园持螯赏桂的情景描绘得惟妙惟肖、妙趣横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