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南怀瑾全集 来源:劝学网
(2018-12-27 19:49:00)
|
儒家
作者 |
书名 |
介绍 |
南怀瑾 |
论语别裁 |
本书定名为“别裁”,也正为这次的所有讲解,都自别裁于正宗儒者经学之外,只是个人一得所见,不入学术预流,未足以论下学上达之事也。 |
南怀瑾 |
孟子旁通 |
此书记述了东周两百多年的政治、社会、军事、经济、教育等变乱的前因后果,同时也包涵了对于历史人文、文化哲学的指示——是非善恶的判断。 |
南怀瑾 |
原本大学微言 |
本书名所以取“原本”(又称古本)两字,是为了有别于流行八百多年的朱子章句本。《大学》原本,是指西汉戴圣所传《礼记》的第四十二篇原文。 |
南怀瑾 |
中庸讲记 |
这是根据南师的录音而记录的文稿,尚未经正式校对,也未经南师同意出版。 |
南怀瑾 |
易经系传别讲
(完整版) |
本书内容包含了政治艺术,身心修养之道,人文文化最高的哲理,以及做人做事的智慧之学。读了这本书,你会发现《易经》是很平易一种学问。劝学网整理完整版(上下) |
南怀瑾 |
易经杂说 |
南师怀瑾先生精通易理,被称赞为“当今易学大师”。其讲解易经课程,深入浅出,平易近人,几乎把高深的易理说得人人都懂 |
南怀瑾 |
历史的经验 |
谋略,中国古代文化又称为纵横之术、长短之术、勾距之术。用现代话讲,就是领导的哲学与艺术。为总结历史的经验,南怀瑾先生就中国古代谋略做过系统讲析 |
南怀瑾 |
亦新亦旧的一代 |
原名《廿世纪青少年的思想与心理问题》,解析了近百年来学术思想的演变,近六十年来的教育问题和现代社会青少年思想问题的根源。 |
南怀瑾 |
中国文化泛言 |
对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的主要经典介绍。 |
道家
作者 |
书名 |
介绍 |
南怀瑾 |
我说参同契 |
神仙之学当数《周易参同契》,在道家经典中这也是最难懂的一本书,其中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八卦,以及中医的许多内容,没有国学基础的人很难看懂。劝学网整理完整版(上中下) |
南怀瑾 |
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 |
《黄帝内经》是中医的“圣经”、是一部包含哲学思想的中医典籍。学中医如果不与阴阳五行以及道家思想相结合,而盲目地用所谓的“科学”方法来解剖中医,只能是盲人摸象。 |
南怀瑾 |
老子他说
(上下册完整版) |
《老子》一书,原着不过五千言。可以说,几乎是一字就涵盖一个观念的好文章,一句就涵盖有三玄三要的妙义。它告诉了我们许多法则。劝学网整理完整版(上下) |
南怀瑾 |
中国道教发展史略 |
本书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亲笔撰写的一部道教在中国的发展演变史书,它深入浅出,言辞朴素,是喜爱道教的朋友的必读书 |
南怀瑾 |
庄子讲记 |
逍遥是逍遥,游是游,因为逍遥了才可以游,不逍遥不能游。所以拿这个观
念讲,什麽叫人生?我们可以作一个答案:痛苦的 累积叫人生。 |
南怀瑾 |
太极拳与道功 |
太极拳协会会长立法委员韩振声先生,曾经以「太极拳与道功」这个问题来问南怀瑾先生,所以南怀瑾先生就个人年轻时学拳的经验提出来与他砌磋研究 |
南怀瑾 |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
“长生不老”一直是千百年来世人的向往与追求。究竟如何修炼,方家各有所见。为答复学人的咨询求教,南怀瑾先生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修习实践,以及古今述作,撰写了本书。书中着重叙述了佛、道、儒三家的静坐修持法。 |
南怀瑾 |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
本书是一部从文化和医学的角度,论述道家、密宗和东方神秘学的著作。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密宗的历史、理论和修持,尤其是身密、口密、意密“三密”的修法;第二部分,主要讲解易学与中医医理,尤其是气脉问题;第三部分,收录有关的专论和序跋。 |
佛家
作者 |
书名 |
介绍 |
南怀瑾 |
禅宗与道家 |
本书是以专题研究的方式,系统阐述禅宗与道家的宗旨、源流、修持和影响的著作。全书分为两编。 |
南怀瑾 |
禅海蠡测 |
本书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亲笔撰写的一部禅宗的演变,宗旨,传授和修行实践,禅宗与净土宗、密宗、丹道、理学和西方哲学的异同等,作了分门别类的论述,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识。 |
南怀瑾 |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 |
本书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亲笔撰写的一部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演变史书,它深入浅出,言辞朴素,是喜爱佛教的朋友的必读书 |
南怀瑾 |
如何修证佛法 |
这是南教授最重要著述之一,对实际学佛修证的步骤,有精辟的讲解及具体的指引,是绝对的过来人语。 |
南怀瑾 |
药师经的济世观 |
,‘药师佛’可以说是一本在民间流传很普遍的经典,也可以说是很基本的一本经。
南怀瑾先生注解整理了这本经的真正意义 |
南怀瑾 |
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
南怀瑾先生说:真正成佛解脱者,是连佛也不成。无所谓佛,也无所谓魔,当下成就,一切解脱。 |
南怀瑾 |
金刚经说什么 |
在中国文化中,金刚经是影响非常大的一部佛经。南怀瑾先生在这本书里告诉你,金刚经到底说什么 |
南怀瑾 |
楞严大义今释 |
楞严经是宇宙人生真理探原的经典,是入门悟空的一部书,南怀瑾先生用现代人的视角来解读这本书 |
南怀瑾 |
圆觉经略说 |
本书南怀瑾教授于1983年,在台北十方丛林书院讲述“圆觉经”的记录,由古国治同学负责整理校对 |
南怀瑾 |
定慧初修 |
戒,定,慧是佛教全部学说的三大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承的,共同构成了佛教人士修学的基本内容。其中前三篇是有关修习戒,定,慧三学的论述的摘要,后六篇是作者对《观无量寿佛经》的通俗讲解。 |
南怀瑾 |
楞伽大义今释 |
佛经难读,佛经中楞伽经尤难读,南怀瑾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你解读这本难读的书 |
南怀瑾 |
维摩诘经讲记 |
网上又称《花雨满天维摩说法》。《维摩诘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运用不可思议的不二法门,来消解世上一切矛盾,使人获得生命自由的无限超越。 |
南怀瑾 |
维摩精舍丛书
《榴窗随判》
《黄叶闲谈》
《黄叶闲谈》
《中庸胜唱》
《灵岩语屑》 |
当代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为维摩精舍袁焕仙老先生的衣钵弟子,本书详细地记述了南怀瑾先生随从袁焕仙老先生学禅、悟道的真实经历。共四册,本书是第一册 |
南怀瑾 |
禅观正脉研究
(白骨观) |
迦絺罗难陀聪颖多智,一心求佛。舍利弗为他讲解七遍,得道罗汉又为他讲解七遍,皆不能领悟。这时遇到释迦牟尼,又为他讲解了七遍,仍然不能领悟要旨。阿难便问释迦牟尼为什么会这样?又如何解决这样的情况? |
南怀瑾 |
参禅日记 |
金满慈女士,旅居美国多年,晚年慕道,用功坐禅,并将自己禅坐过程中生理、心理变化及学习心得作了详细日记,呈当代禅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指导。南先生以信函方式对其日记逐一批示,教她如何静坐,如何进入禅的境界,由浅入深,步步阶升。 |
南怀瑾 |
宗镜录略讲 |
《宗镜录》是宋代著名的永明延寿禅师写的一部哲学巨著。研究《宗镜录》,也为了研究中国文化的根,就要懂得如何讲古书、作古文。 |
南怀瑾 |
唯识与中观 |
“唯识”与“中观”是佛家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南怀瑾先生只有讲稿并未出版,这儿是根据录音整理而成。 |
南怀瑾 |
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 |
这是一位美国金融界的修行者来东方,向南师问道的对话记录。全书分上下两部,上部讲述“密宗修行经验”,下部讲述“学佛修行与五蕴解脱”。 |
南怀瑾 |
南禅七日 |
根据南师在讲座《生命科学与禅修实践研究》中的录音整理而成。该讲座打破传统说教,深入浅出地讲述禅宗佛法生活化的一面,另人耳目一新。 |
南怀瑾 |
念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乱 |
念佛和静坐一样,总有各种各样的思绪生生灭灭,如何使这些心绪归灭于一,这是许多人的共同疑问。 |
南怀瑾散杂文
作者 |
书名 |
介绍 |
南怀瑾 |
如何静坐问答录 |
南师在美国东部华盛顿近郊兰溪行馆拍摄南师示范"如何静坐"录影带时,当场参加学生的问答录音誊录。特录如下,以供初学静坐者之参考。 |
南怀瑾 |
般若正观略讲 |
1983年寒假.南师怀为十方丛林书院学生开讲“心经修证圆通法门”,众等如饮醍醐。诸方闻讯,咸盼共餐法味,遂辑录以供同好。 |
南怀瑾 |
佛教的布施学 |
做了好事就一定有功德吗?南师讲述了33种不纯净、不清净的布施。学佛为什么要先学布施?怎样才是真正的布施?《毗耶娑问经》选讲 |
南怀瑾 |
《戒律学原理》摭言 |
学佛为什么要有戒律,它和现今的法律、古代的礼仪有什么区别?戒律制定的机理是什么? |
南怀瑾 |
实修《大安般守意经》 |
意守丹田必须要有一定的方法。安那就是出息、般那就是入息,合起来就是告诉你怎样呼吸的方法。 |
南怀瑾 |
观音法门(略讲) |
观世音修证的法门,修成后能耳门圆通,观闻世间一切音信,内观自性返照的一种修习法门。 |
南怀瑾 |
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
南师于1985年元月,在十方禅林寒假共修会上,“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的讲话录音整理。 |
南怀瑾 |
观想白骨与般若的关系 |
“菩提心戒”是密宗里较难的部分,南师告诉我们如何正确认识“菩提心戒”从而观想白骨。 |
南怀瑾 |
参禅切忌从他觅 |
许多人听懂了一个禅机,便以为自己悟了。南师指出这不是“悟”,那么真正的“悟”又是怎样? |
南怀瑾 |
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与人类文化的关系 |
南师为日本新建那智山妙正寺观音菩萨落成开光,讲述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求世精神,对人类文化的深刻影响。 |
南怀瑾 |
观音菩萨与观音法门 |
如何修书观音法门,其实这个法门既简单又困难。简的是方法,难的是诚信。 |
南怀瑾 |
略释观音法门 |
观音法门一时在各地兴起,那么究竟什么是观音法门? |
南怀瑾 |
准提法修持要领 |
为什么准提法是这样简单?在家能修行,吃肉也能修行。 |
南怀瑾 |
准提菩萨圣诞开示 |
准提法咒语怎样念,什么是修准提法灌顶?。 |
南怀瑾 |
准提法修持仪轨简要 |
南师简要介绍“准提法修持仪轨” |
南怀瑾 |
禅宗的观心法门 |
修禅学佛关键是一个“心”字,如何观心? |
南怀瑾 |
谈随息法与三际托空 |
南师对出家和尚的开示,讲述了六妙门、随息法与三际托空等内容。 |
南怀瑾 |
人性的真相 |
当今社会物欲横飞,人们缺乏道德信仰,问题究竟出在了什么地方? |
南怀瑾 |
修行初步 |
儒、释、道三家都能修行,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和不同之处呢? |
|
孔子 |
孟子 |
金刚经
| 六祖坛经
| 孙子兵法 |
道德经 |
百家姓 |
论语 |
诗经 |
春秋 |
老子 |
庄子
| 周易
| 墨子 |
三十六计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