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五一重回儿时的庙会

标签:
365随笔生活记录 |
分类: 似水流年 |
五一重回儿时的庙会
20230504周四
五天的小长假就这么结束了,说短也不短,连续的五天,但说长也不长,似乎一眨眼间就结束了。这与调休有很大的关系,感觉就是过了一个较长的周末而已。不过,这已经很好了,比那些加班的,或者没有假期的人们强多了,人嘛,是要知足常乐的。
今年的西安旅游火出圈了,“两亿在西安,还有五亿路上”,放假前这样的金句已然就在朋友圈流行了。儿子电话过来说他也想回家,因为今年暑假要实习,没有时间。结果转战各个网站,都买不到车票,就剩飞机了,但看到飞机票价有些心疼,只好做罢。
不能回家的失望和失落的小心情让孩子这个五一假有些小郁闷。不过开朗的儿子情绪只低落了一会儿就又开心起来:其实我还是很忙的,完成课题,拜见导师,修改论文,考研复习等等,当然还要补觉,好长时间都没有放肆的睡过觉了,这个比较重要。
善于自我开解的儿子,好吧,你都安慰好了自己,我们只是倾听罢了。
放假第一天在家休整,睡到自然醒,然后在古筝声中,开始写毛笔字,跟着网络老师,一笔一画,小小的心愿就是能够在这个五月进行临帖,完成一篇完整的赵孟頫《心经》。不过反思自己有点心急了,楷书还没练好,就上手行书,有点急于求成,但愿自己静下心来慢慢练,书法练习本就是磨心的过程。布爸值班,期间中午回家和我约饭,在李记搅团店,正是吃饭高峰,人声鼎沸,还得排队等候,而旁边几家饭店门可罗雀。优胜劣汰,自然界规律在这儿显露无疑。
第二天,散步河边,加强运动,顺便到附近的商场买衣服,准备回家的行头。说来惭愧,柜子里面衣服多到一开柜门就溢出来的地步,可每次要参加重要聚会时却仍然没衣服可穿。女人的衣柜永远少一件衣服,诚哉斯言。
第三天,一大早驱车回老家,参加外甥孩子的满月宴,沿路接上小妹一起走。说是一大早,东拐西拐,路上耽搁,实际上回到老家已经是下午了。布爸回自己家看望公婆,我则留在了娟妹家。妹夫带领着做饭服务队已赶往三姐家准备明日的酒席,娟妹一人在店里照顾生意。娟妹开了一家饭庄,虽不在路口,但面临大路,背靠医院和廉租房小区,且距离镇上不远,所以周边来吃饭的人很多,生意还可以。
这段时间适逢镇上三月十七老庙会,会场正街道就在娟妹饭庄的几百米处,虽然没有小时候庙会的热闹,摆摊卖东西的人不多,闲逛的人更少,但不影响我们姊妹仨穿越整个庙会集市两三个来回,因为街道很短,一眼可以望到头。尽头处有戏台,已经连续唱了有十来天。不巧的是我们下午过去却没有唱戏,说是演员休场。
不过,没有受到戏曲的影响,我做了一个姐姐带着两妹妹逛会的应有的行为,就像小孩子那样吃烤串,买镜糕,玩套圈等。小时候逛庙会,怀揣着仅有的几分钱,舍不得也不敢买东西,现在放开买,弥补一下小时候的遗憾。三姊妹玩的不亦乐乎,忘记了自己的年龄,隔开了岁月的屏障,瞬间回到了以前无忧无虑的儿时光阴。
三个小姑娘,大小不一,高矮不同,扎着小小的羊角辫,穿行在热闹的集市中,看着地摊上的小吃,流着口水,但还是艰难地向前迈着步子,进行着自己的庙会之旅,只有站在戏台下,仰望着台子上才子佳人们的故事演绎,文臣武将们的忠奸难辨,这才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逛庙会看秦腔,才是我们的最爱。
回到现实中,三姐电话以美食相邀,外甥开车来接,让我们提前到家里去看看。碰上大姐也在,姊妹相见,分外亲热。吃槐花蒸饭,韭菜盒子,家酿醋粉等。然后又一起相约回到娟妹家,看晚上的夜戏,满足了在戏台下看真正的秦腔。
第四天,是外甥孩子满月宴的正日子,亲朋好友都过来,也摆了将近十桌的饭菜,很是隆重热闹。宴席完毕,各回各家,告别姊妹们,下午返程。
假期的最后一天,在家休息,每次外出,回来就会累成一滩,得好好的拾掇。
不过这个假期,过得还是蛮充实的,尤其是逛庙会,重拾儿时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