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一一零七蛇年日常五六@365
(2025-09-30 18:39:30)
标签:
365杂谈文化 |
2025年9月27日 星期六,乌鲁木齐 晴转阴
15~26。
一
据报道,农村丧事也施行一天制,一天内办完入殓下葬的各种丧事活动,这可是一大进步了,记得三十多年前我的处长回陕西富平县农村为他老父亲送终,前后一个多星期才办完,花费几千上万,全交由当地红白事管理的专业队伍,他和在北京的哥哥都是在外做事的人,被当地人当成大官看待,对当地的这类事不清楚怎么应对,只能是听叮咛听招呼,折腾完了回来一个星期都缓不过来,他说农村红白事太麻烦了,成为农民的大负担,改造了几十年仍然改观不大,办丧事花费大、花精力、花时间是人们的共识,可还都不能怠慢,都担心不得好死的名声落到自己家人头上,实践上传统的死亡观念不像曾经的那么强烈,对死后的来世也没有了切实的期望,可由于惯性思维、习惯性言行,人们对死亡后事的处理方式延续了大部分传统的做法,汉族人仍要守灵三天、停尸三天,仍要办酒席、办头七,仍保留入殓的仪式,谁都在这里保守,不愿冒头改变,成为众矢之的,现在农村开始变化大约是形势的关系,空心化趋势下、经济下行、年轻人大量进城打工,这些都是农村丧事简化的助推力量,城镇化、现代化、工业化、市民化都不支持复杂的仪式,简约的人际关系让人们对生老病死这些人生重要关口重新审视,资源分配重新布局,死后的安排将会从传统的仪式感转到现实来,接受现实、承认事实,而不是过多的生活在虚无中,花费在情绪中,大概是人走向现代的必然,其实好的值得借鉴的丧葬方式、丧葬文化一直都有,我们身边其他民族就有一些简约的丧葬制度可供学习,当然这个过程是漫长曲折的。
二
这段时间关注二手房市场,看到的都是亏损的故事,与抢房大战的戏码强烈对照,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买房至少节约十年奋斗时间,现金为王的金科玉律再次响彻云霄,房地产一夜之间从人见人爱到人间弃儿,差的就是一个预期,大家对房产的投资属性没有信心,美丽的传说就成了笑话,那些贷款买房者一旦房价下跌心态就坏了,资产缩水对一个人而言是致命的打击,几十年经济快速增长,人们习惯于房产的增值涨价,对于如今的跌势缺少心理准备,于是各类的不适集中爆发,似乎全中国人都由抢房大军换成了卖房主力,买涨不买跌、跌不买涨不卖是人对投资的选择,心酸的投资经历后面必然是包藏着一颗勃勃野心,在疯狂买房的年代多少人放大信用买了希望,企图用房产实现财富自由,根本想不到这样的结果,尤其是那些炒房客享受自己创造的泡沫吧,也许这个过程很漫长,几十年过不了,那么现在买房还算明智,不过刚需是怎么也绕不过去的,巨大的人口基数一直都是房地产的底气,投资大多数的场景是零和博弈的游戏,双赢的可能性只是中间体、半成品可见,一定不是最终结果,所以参与投资就要认赔,每个参与者都不是巨婴,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看到的房地产市场有人哭有人笑才是更接近真实的市场,习惯于这样的场景才是熟练的经济人,符合理性预期,接受市场规则,面对各种结果不犯规。
三
出口成章、字字珠玑,想的就是美,做不到、达不到,只是个理想,即便是最伟大的作家的最优秀的作品也不是这样的,如果这样的话,那些警句妙语集不就成了名著吗?那些满嘴唐诗宋词含文章的人我们不担心、那些整天之乎者也者行吗?真实现实中的人说的话写的句子都是口语化的,就像实词中间一定要有虚词相间的,好的文章也是丰富表现方式集散地,都是华丽辞藻堆砌成不了名篇,出口全是警句成语说服不了他人,对那些过分讲究韵味对仗的,将对称字数工整的文件我都不认同,基本是一扫而过,看到一篇作品里都是华美的语句就像听到那些吉祥话祝福语一个感觉,清汤寡水、淡而无味,不如一句简朴的问候包含的情分丰沛,一旦成了程式化的东西什么都不值当了,那么陈词熟语入耳后还能激发人们的神经吗,一定没有积极效果,当然这不等于说我们说话写文章就不必讲究字词句了,相反任何时候都必须讲究,只是不能简单地堆积漂亮词,多放几个成语,多用几句名言,这些不是讲究,相反,这样做太简单了,话说的得体入耳入心,文章写的入情入境如理,这才是关键,好话一大堆解决不了心结,好词一些列文章不得要领,何用之有,一堆垃圾,背了那么多的名言名句,听了那么多的诗词歌赋,不是像引用领袖语录那样一字不差地用在日常,而应适时、适当、适宜地使用,忌讳过滥,绝不可密集,就像掉书袋一样丑陋,一篇文章有星星点点几处就够了,多了就烂了,味道就不纯不真了。
四
成竹在胸当然好,可我还是更喜欢信马由缰,纵情畅叙,不是不想而是难以作到,这么严格、如此肃穆把个心情都搞没了,哪来的竹哪有个胸了,全都泡了汤,倒不如自由自在随便地好,少了些条条框框才多几丝灵气,没了那么多的要求便来了些活络,也许没有希望的那么美妙却保持了血脉长流,大局上是胜利的、成功的,该为此高兴喝彩,写日常就是平常心才对,哪来那么多的要求,有什么就记录什么、有多记录多有少记录少,自然流畅、真实质朴就好,不应过分修饰,更不必回避,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上的功夫就可以省省了,本着这样的心态也就可想而知写出的东西近乎流水账也是在所难免,我想其中偶有一两处亮点也就是惊喜了,一个字写得耐看,一个字、词、句用得适当、得体也是令自己兴奋不已了,我指望的是记录本身,其余的也就顺其自然吧,质量服从数量是现在的诉求,不同之前,情况不同了,这事能坚持就是太不容易了,能多长就多长,尽量地做下去,如果断了什么就都没有了,皮之不存毛将严复毛将焉附,还能谈什么其它,说不了了,所以存在下去才是第一位的,每天写几百字,不求其它,尽心尽力、心安理得,自娱自乐,这就够了,有时间拿出来瞧瞧,欣赏一番也是个乐子,难得的好法子,几十年兴趣的那么一点东西,就这么下去挺有意味的,如若再能提升一些可就更好了,争取争取一番、努力努力一下,说不定就有那么一丝一缕的长进,还有个盼头了。
前一篇:读书,那么好的事二一七@36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