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一一零一蛇年日常五零@365
(2025-09-06 20:49:43)
标签:
365杂谈文化 |
2025年9月3日 星期三,乌鲁木齐 小雨 10~20。
二
黄瓜八元一公斤,夫人买了四根7元五毛,草鱼十九元一公斤,买了一条21元,豆角五元一公斤,称了3.5元的,又买了豆腐、西瓜子,为了一日三餐是现在生活的主角,我们几乎一两天就会到农贸市场走一趟,或多或少地采购一些食用品和生活用品,除了最简单的生活必须品之需别无它意,为生理的满足,为了生命的延续,最少的活动也就集中于此,其它的都省略了,我的多余的活动降到了最低限度,深居浅出、隐形屏气,争奇斗艳无我,争风吃醋更无我,曾经的我不兴趣此道,今日之我更是无志、无心此域,又怎么会涉猎浮华虚幻,苟延残喘之躯难以承受尘世的烦恼,远离红尘如今是不二的去向,喧嚣非我所欲也,独处之种种妙境或具引导,缘分尚存,不好强行空门,毕竟都是过程,又何必绝决,生命是必然活动,生活是其必须之配套,珍视生命必然热爱生活,我们有其他的可能吗?生活是具体的、简单的,也是单调的、乏味的,充满了不能触及核心的琐碎,也充斥了大量的不确定性,我们无力把握,因此我们喜欢传统,越是往后的时光我们就越是保守,越是将作家定格在熟悉的事物之上,老马识途让我们习惯了过去,喜欢老路,对新鲜的一切多了一份怀疑、排斥,少了一份尝试的勇气,我们手里的牌越来越少,筹码不多了,能偿付的成本几乎没几个仔儿了,在创新与守成的天平上我们更多地选择后者,守住已有的成果是我们能有的最好的结局,尚有余力也用在自娱自乐罢了,无他求。
三
前天在电梯里见到楼上的阿不都仍然是短袖,他说出了春捂秋冻的道理和习俗,出了大门一个冷战的我已经与大多数乌鲁木齐人一道换上了外套、长袖,只有十几度的气温还有风雨加持,不久之前还在为炎热苦恼的人们转眼又在为冬季提前的预示而不安起来,脆弱的人类呀,趋利避害到了如此精致程度,可能回去否?人们有条件让自己舒适,有能力让生活环境向自己靠拢,可是逆向转变我等又如之奈何?我们逆势而为还能持续多久,大自然还能供人类奢侈多长时间,到那时坍塌的社会必将是残酷而冷漠的,习惯了26度室温的人们还能接受没有空调的生活现实吗,我们还能过缺衣少食、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吗,不要以为这样的场景不会发生,就在当下的加沙、非洲一些地区就有难民,就大多数人而言我们今天生活的物质基础也并不牢固,能源危机、战争风险时时提醒着人类,真到了那一天,什么都会发生,而最有可能发生的就是生活条件又回到原始状态,人们又要依靠自己的身体迎接自然的挑战,这一天能不能、什么时间来临不得而知,不过有些必要的准备是应该的,先是让自己不要太安逸,对一些过分奢华的生活方式敬而远之,身体保持与自然的协调,经常锻炼,做一些适应性训练,让体质有一个经受考验的机会,不要追求过度的舒适,保持一定强度的体力活动,对气温尽力适应,尽少地对自然气象条件下活动的环境的干预,尽可能地让自己处于自然状态下,与自然融合一体,享受自然恩赐。
四
几位同学喜欢跳舞,只要有机会就会上去舞一曲,其它的事都为此让步,家务、挣钱的工作都排在后面,她们有专门的舞蹈专用服装,不止一套,上场有可能都还要浓妆重彩,定期排练,参加一些公共性活动,总之有了半职业性质,主要是热爱,其次是风采让她们得到了乐趣,成为她们获得尊重的一个重要场景,最多的时候相对固定的有十人之众,一支舞蹈别动队的配置,在我们同学里是一个显著的存在,常常在同学聚会、婚礼上给人们以惊喜,因此而靓丽地存活了十几年,也就是45岁到60岁的这段时光,她们在四十五岁左右就因为特殊工种的原因而退休了,孩子也都上大学大专、工作了,没有负担,玩成了她们的中心,现在没有曾经的阵容了,还能在她们个人的活动中看到舞动身影,也只是单独行动,形单影只,原因很简单,孩子结婚有孙子了,有的家庭发生了意料之外的变故,有的要换兴趣点了,旅游、出外,总之稳定的条件不存在了,共同的兴致得不到足够维护的资源,分崩离析也就是必然,对于同学的难得的高光点我多是喝彩、旁观的角色,欣赏她们的表演是我乐意之事,不过我一直对同学是否会有参加广场舞活动搅民也是很在意的,绝不赞同她们有类似的活动,退休者为社会不创造价值了,一定不要成为社会的一个负面存在,我们的活动要得体,要有分寸,尤其不能影响那些正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这应该是退休者的一条准则遵守、坚持,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言行,那些广场舞者、占道暴走者如果扰民就失去了基本道义了。
后一篇:读书,那么好的事二一五@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