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一零四零维系一丝传承的韵致@365
(2025-01-05 20:59:19)
标签:
365杂谈文化 |
2025年元月4日 星期六,乌鲁木齐 晴 -15~-9。
一
到了每年的这个时间,人们都会想着营造过春节的气氛,买些年货,各商家也是集中力量,想着各种花活在这样的时段冲量,今天我和夫人自驾到华凌市场给内地的亲戚购买一点干果寄过去,葡萄干,和田枣,莎车巴旦木,新梅,各来半公斤,交给商家打包,只负责提供邮寄地址由他们办理邮寄,然后付费即可,我给堂妹寄了一份,夫人给她姐姐寄了一份,这样的互动也都是一年一次两次,每次也都是给部分的家人寄点特产,算是亲情的延续,表示一个心意,不在东西的贵重,而是人情世故,这样的交流不做也就更淡了,本就几十年很少来往的,再没有一些交往亲戚真就是名存实亡了,眼见得现在的亲属之间日益见外,很少有交流的机会,与一般的同事、同学关系相比都要生疏了,远亲不如近邻的残酷现实是否确定,移民社会不仅仅是一些城市,基本都是移民构建的社会社区,以亲情关系构建的亲疏关系这个延续了几千年的最牢靠的关系现在变得有些边缘化了,人们生活的圈子里亲属渐渐变得不那么重要,远离了工作和利益的纠葛,也长期不能共同生活在一起无法构建心理和精神的亲密关系,少了底层逻辑的支持亲戚之间只能依靠血缘的裙带连络,虽说血浓于水,但是一旦长期的断裂,也无法将这个关系维系的那么紧密和有血有肉,血脉相通的有机体缺乏生机勃勃的营养滋润也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的爷爷姥爷、奶奶姥姥辈的都不见在了,叔伯姑姑、姨姨姨父辈的有来往的很少,堂、表兄弟姊妹也都是十多年没有见过了,这几十年各处异地,老家四川与新疆之间远隔千山万水,30年前年基本父母亲与内地的有来往的姨姨都是一年有一两封信而已,这30年来也不写信了,也就是偶尔与少数的还有交往的姨姨打电话,微信交往在年轻一代的也都是很少有的举动,大都没有什么来往了,断了音讯,走到大街上相遇也都是陌路人,相互不知道彼此的血缘关系,我曾有意识地想让孩子们能提高一下亲戚亲情,可是结果都很不理想,她们压根就没有这样的意愿,也没有这样的意识,在她们看来没有实质意义上的交往都没有什么实际意义,都是不必要的活动,他们并不认同老一辈的传统观念,家族概念亲戚关系在她们那里并没有多少值得挖掘的地方,夫人明显的不如之前热衷逛商场了,这么多年了对于这类的活动寡淡了许多,每次出来也都是很简单,稍稍买点东西就回家,不愿逗留,今天要不是我劝她天气难得这么好,来华凌市场一年也没几次,既然来了何不多看看,不一定买什么,看看市场的情况,有什么新鲜玩意儿也是好的,她寄完干果就想着回去了,看我坚持也就到小商品市场、茶艺市场、文化用品市场、家电市场去转了转,买了一副茶艺六君子铜制品,然后到三楼的大排档点了两份贵州米粉,鸡拌微辣,14元一份,味道还不错,老板娘很会做生意,还主动给我加了一点粉儿,夫人对米粉碗加了塑料袋子颇有微词,认为这样用低质塑料袋不卫生,大排档基本都是市场和顾客吃饭为主,几十家的便当店靠着流动的人口维持着热闹和绵薄的生意,也都是比较实惠便宜的各类常有的家常饭,价位都在14、5元为主,比较外面还是要便宜一些,像我们吃的米粉外面一般18元一份,这里的吃饭的大都是干事的人出力的人,所以量要大一些,这里的店面都不大,一般都是两个人维持,流动的人很不少,除非个别的生意还是比较好的,我们到华凌市场每次必去的皮草市场已经改成了家具市场,看来皮草已经不吃香了,服装业的消费降级异常猛烈,高档皮草市场完全让位于地摊货,几千元的皮草换成了几百元甚至几十元的网络博主兜售的化纤羽绒,看着零星的一两家还在坚守的皮草店的冷冷清清的门面,真是恍如隔世,曾经的熙熙攘攘的人们争相抢购皮草应对冬季的寒冬腊月的场景现在没有了,动辄花几万元为自己为家人为朋友买件皮草的那些挣了大钱、大款们、那些怀揣着各种梦想的人们现如今都成了何方神圣,又在何处高就,他们的曾经的激情似火的年代就这么一去不复返了吗,他们甘心这样的结局吗,我不得而知,和夫人问了问一顶皮草帽子的价格,也就离开了,以后估计不会再到这里来了,我们离开华凌市场的时间是下午4点多,3个多小时交了10元钱的停车费,夫人说还不算贵,要是在别处没有20元走不了,那是差不离,华凌以前只交2元就可以了,毕竟要方便顾客,太贵了怎么能服众。这段时间里夫人又开启了她的一年一度的清洁模式,一直到春节前的这一个月左右时间里她把家里的卫生从头到尾搞个通透,洗个遍,所有的床上的用品,所有的窗帘,所有的可以洗的用品,沙发垫,桌布桌旗,扫个遍,所有的房子的各个犄角旮旯,她都要大扫除,沙发下、顶棚,平日里都到不了的角落,同时备年货,现在比较简单,不需要这个新那个新,新服装、新装饰一般都不必要的了,每年过年前买几样新玩意儿,买几盆鲜花,这是不一定的,可以随心所遇、随行随意,不过备年货是需要我与她的配合,总要去各处的农贸市场、商品城转一转,买不了多少也就是借机看看,现在更是吃不了多少,买多了也用不上,可是过年也不能啥也不买,如果过年都这么没味了,那还有什么可以让我们在乎的呢,靠着这样的担心让我每每都要加一单,让这样的感觉还能剩下点儿,维系一丝传承的韵致。